|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洋技术土技术各有优劣国内企业上马设备左右为难
何谓煤气化?大多数投资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壳牌的粉煤气化技术。事实上,除了壳牌的技术,目前在我国市场存在着十几种煤气化技术,不过由于国内公司在品牌、知名度方面的劣势,国内技术的市场认知度明显弱于国外技术。
作为首家实现壳牌煤气化装置长时间运行的公司,双环科技的知情人士对壳牌煤气化装置和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固定床造气技术装置做了对比,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壳牌技术的优点是燃烧率高、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
壳牌:先进高效但耗时费财
据该知情人员介绍,壳牌的煤气化技术的碳转换率理论上可以达到98%左右,对煤炭的利用效率极高,而固定床造气技术的碳转换率在70%左右;在产能方面,壳牌技术的单套装置能达到合成氨20-50万吨/年,而固定床造气的单套装置只有1万吨/年的产能;在自动化程度方面,壳牌技术的整套装置正常运行起来几乎上完全是自动化运行,只需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监控即可,而固定床造气人工操作程序方面明显要多于壳牌技术;另外,由于壳牌装置燃烧充分,壳牌装置基本上可以达到废气的零排放,并且可以实现煤气化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
不过,该知情人士也坦陈,壳牌技术的优势也导致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壳牌装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据介绍,双环科技的壳牌装置建设周期达到7年,投资总额超过7个多亿;其次是技术稳定性不够,开车初期存在频繁地非正常停机现象,这是壳牌技术最为致命的缺陷,因为一旦停产,那么不仅双环科技的合成氨生产要停止下来,而且后续的纯碱、氯化铵等产品的生产装置也要低负荷运行或者停产。不过,该人士表示,随着多年的经验总结,目前双环科技已经逐渐掌握了该装置长期运行的核心技术,初步实现了长期满负荷运转。
湖北宜化:价廉物美见效快
与壳牌装置相比,在这些方面湖北宜化的固定床造气技术(也称型煤造气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据湖北宜化相关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建造同样规模的合成氨产能,宜化技术所需的投资成本可能仅仅只是壳牌技术的1/7-1/6,即一个多亿的投资就可以建造20万吨的合成氨产能;建设周期也大为缩短,只需一年时间。在运行的稳定性方面,宜化的技术也更具有优势。因为宜化的煤气化装置规模只有1万吨/年的产能,要达到20万吨,就需要建造20个左右的装置。这样,当其中某个装置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的装置仍在正常运行,可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合成氨供应的稳定。
据这位人士透露,目前双环科技收购45%股权的重庆宜化的产能规模与双环科技相当,也拥有60万吨/年纯碱、60万吨/氯化氨以及配套20万吨/年合成氨、50MW热电联产装置,该公司的煤气化装置采用的也是宜化的型煤造气技术。但是该公司的建设成本也只有10个亿左右,建设周期只有1年,2007年底就实现正式投产。
双环科技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以10亿左右的投资在一年内建成与双环科技相当的产能规模,其速度和成本控制在联碱化工领域确实相当罕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