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煤间接制油产物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分析结果判断转化率,选择性;了解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活性情况;判断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是不是存在故障。
化工分析就像一双眼睛,跟踪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转情况。
其中分析大致分为
(1)进口合成气分析:CO, H2, CO2,CH4, N2,O2, S(H2S,SO2)及少量有机物等
不同的催化剂对CO/H2的比例要求不同,因此要对CO/H2进行监控; 硫含量分析非常重要,如果尾气中硫含量达到某个高度,那么很可能造成催化剂的失活。
(2)出口尾气:CO, H2, CO2,CH4,N2,低碳烯烃,低碳烷烃,低碳醇 水蒸汽等。
(3)产品油:主要是烯烃和烷烃的混合物(C4-C40)。
(4)蜡:主要是烷烃(C10-C60)
(5)反应水:反应水中含有醇酸和酮。
分析仪器:硫分析仪、色谱等。
在应用色谱分析反应物和产物时,根据煤间接制油产物的浓度范围和性质采用气相色谱就可以满足要求。
如何将如此多的反应物质和产物一一分析,色谱柱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对产品油进行分析的时候,如果选用填充柱,那么烯烃和烷烃的分离效果不好,但是使用寿命长。如果使用毛细管柱,分离效果好,但是容易使产品滞留,严重时可堵塞柱子,分析有机物的毛细管柱大部分是不耐水的,如果大量的产物水进入毛细管柱可损坏毛细管柱,因此毛细管柱的使用寿命短。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查漏分析,煤间接制油使用的气体是易燃易爆,而且可能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所以对管道设备查漏是必要的。
大家对煤间接制油的分析方法,分析点及分析频率有何想法?
都是用的那个牌子的色谱,用的什么型号的色谱柱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