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随着C1化工的发展,间接液化后的产品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由合成气—甲醇—汽油MTG技术、由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和低碳烃燃料技术等煤化工发展新趋势。
煤的间接液化通常分为三步:一是制取合成气。将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气化剂(空气或氧气+蒸气),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为由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合成气,将形成残渣排出;二是进行催化反应,将合成气经过净化处理,在特定的催化剂作用下,让合成气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烃类或液态的烃类的类似石油和其他化工产品,三是对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由于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品可能有很多指标不符合要求,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黏度、酸度等,因此还要将产品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使其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种。
(1)采用浆态床反应器的费托合成技术:该技术转化率可达到90%,无须进行尾气循环,传热性好,反应温度均匀,C1和C2产率低,液态产物的选择性高,南非SASOL公司在改进催化剂和解决其分离困难后,已成功地将浆态床反应器放大投入斯ひ瞪????分饕?遣裼秃褪???br /> (2)改良费托法:为了提高合成产品的选择性,将传统铁催化剂F-T合成与分子筛性质相结合开发了此工艺(MFT),由原料气合成甲醇,再由甲醇合成汽油,主要是生产汽油。
(3)SMDS法:荷兰壳牌公司开发的两段法新工艺,第一阶段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使用钴催化剂,第二阶段采用常规加氢裂解技术,使第一阶段产物转变为高质量的柴油和航空煤油。
(4)TIGAS法:丹麦托普索公司开发的合成甲醇、二甲醚合成汽油的过程,第一段由合成气合成甲醇和二甲基丁烷,第二段由甲醇和二甲基丁烷转化为汽油。
(5)由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基丁烷法:由于二甲基丁烷具有类似于液化石油气的性质,不但可替代LPG作为民用燃料,而且由于其十六烷值高,燃烧完全,污染排放少,是优质的柴油发动机燃料。国内外已完成中试或者示范厂,准备大型化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