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寒十早月 于 2015-4-28 20:48 编辑
常见制氮气体分离膜组件的特性 自1866年T Gg raham 提出了气体通过聚合物的溶解扩散机理,奠定了气体渗透膜理论基础以来,对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关注。但直到1962年Loeb 和Sourira jan发明不对称膜,才为以后大规模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到1983年, Dow Chemica 化学公司利用聚4- 甲基戊烯制成中空纤维富氮系膜,并于1985年投放市场,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生产等领域,拉开了世界制氮气体分离膜组件商品化竞争的序幕。仅1998年,气体分离膜和组件的销售额就高达2. 13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5% ,其中用于O2 /N2 分离的膜和组件的销售额达1亿美元,年增长率为8%。目前世界主要制造氮气分离膜设备的厂商包括Air Product(1991年收购了Mo nsa nto 公司专门从事气体分离膜研究的Permer子公司)、Air Liquide(现属于Dupont 子公司)、IGS公司和Pa rker Hannifin公司。下面对他们生产的制氮气体分离膜组件的基本特性进行比较,见表1 由表可看出,几大厂商的制氮气体分离膜组件生产出的氮气都能满足纯度的需要,但耐油性均不尽人意,而且随着材料的不同,强度、耐压性和耐温性也有较大区别。目前,各 大气体分离厂商都在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分离膜设备,虽然膜本身对气体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 但通过对分离膜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改进,或通过对成膜方式的改进,都可以有效改进膜分离的效率。在实际分离过程中,膜的选择也是非常复杂的。除了分离效率、生产效率两个基本指标外,其它性能如成膜性、耐久性、稳定性、操作条件下的机械完整性、经济成本等都必须权衡综合考虑。如通过对纤维成型工艺进行改进,制成超细纤维,由于孔直径小,因此具有分离效率高,膜组件体积小,经济性能好等优点。 文献来源:冯毅,王剑.常见制氮气体分离膜组件的特性比较,科技信息[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