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1、
炼焦速度对焦碳强度的影响
无论哪一种配煤比其焦碳强度与炼焦速度有一定的关系,结焦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在同一种配煤比的条件下,或是配煤比变化不大的条件下。)
2、
配煤比对焦碳强度的影响
实践表明:配煤比中瘦煤比例越大焦碳强度越大。
3、
加入粘结剂对焦碳强度的影响
加入小于百分之3的沥青可以改变焦碳强度,因为沥青是粘结剂。
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探讨:
细度低和水分高在成焦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大颗粒煤在结焦过程中,其热解、熔融固化形成半焦的过程与细度交好的均一体的上述过程不一致的结果。当细度好(〈3毫米的均一体加热至熔融状态时,大颗粒煤粒与均一体的接触表面也被加热熔融,但因为胶质体的导热性很差,大颗粒煤粒外表的胶质体以极慢的速度向其核心熔融扩散,当外部的均一体已进入热缩聚反应,进入半焦固化阶段时,大颗粒煤粒之核心部分仍处在疏松的煤粒阶段。
煤灰分较高,收缩度大,在半焦收缩过程中裂纹增多,使焦碳强度降低,配入瘦煤后,因瘦煤的挥发分低,缓和了半焦收缩过程。
在炼焦前期,水分的影响是关键的 ,经典的成焦理论表明:在500度以前的升温速度要快,迅速将煤料加热熔融,又利用胶质体的不透气性,生产大量的膨胀压力,将煤中的惰性粒子侵润,粘连,有利于提高焦碳强度和耐磨性。但是到了半焦收缩阶段,却要升温速度减慢,以控制收缩过程中生产大量的裂纹。
降低水分的具体办法是:1、控制来煤水分;2、加强煤场管理,增大落地煤比例;3、试验远红外线干燥或废气烘烤煤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