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二甲醚生产现状及市场展望
化工科技市场第32卷第6期2009年6月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此外,二甲醚还可应用于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或者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烷基卤化物等。
据统计,2007年中国一共有二甲醚生产企业3O家,产能合计261万t/a,产量约130t。其中需外购甲醇的共23家,产能合计170.5万t/a;自配甲醇装置的共7家,产能合计90.5万t/a。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t/a,总产能达到408.5万t/a。其中自配甲醇装置的项目有2个,产能合计l6万t/a;需要外购甲醇的项目有6个,产能合计131.5万t/a。
2009--2010年,中国计划投产的二甲醚项目共14个,产能合计395万t/a。预计2010年中国二甲醚产能将达到803。5万t/a,其中需要外购甲醇的产能为572.0万t/a。若开工率按90%计算,则这部分二甲醚的产量为514.9万t,至少需要从市场采购甲醇772.4万t。
二甲醚在中国民用燃气领域和替代燃料领域都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中国LPG表观消费量为2300万t,柴油表观消费量为I.25亿t,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LPG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LPG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t和1.4亿t。如果按照LPG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0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80万t。
然而市场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过程,需求量不会在短期内骤然放大。虽然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气的标准已经颁布,但是国内相关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应用起带来有一定的困难。此外,二甲醚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就将在与LPG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导致二甲醚市场需求的萎缩。
在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方面,由于相关标准尚未出台,二甲醚尚没有替代燃料的合法身份,二甲醚公交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只能处于试运行阶段。二甲醚汽车从研发到试运行,再到大范围推广必然经过一个比较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
目前,国内二甲醚企业的扩能积极性很高,部分煤炭企业的甲醇企业则做好了进入该领域的准备。但是,在配套条件尚不完善,上、下游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急于上马二甲醚项目是不明智的。盲目的扩张不但会造成行业产能过剩,而且也会导致企业问的恶性竞争加剧,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