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124|回复: 0
收起左侧

华东理工大学大型化工成套技术向发达国家转移,技术许可费超过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5 09:52: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昨日,华东理工大学传出喜讯,该校成功与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2007年全球500强排名第43位的美国Valero能源公司签订了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合同,技术许可费超过亿元。据了解,这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的项目,也是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的第一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
   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

  华东理工大学在煤气化技术项目学术带头人于遵宏教授带领下与企业合作,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先后开发成功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和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在气化领域已获得30余项专利,成为国际上唯一一家同时掌握水煤浆和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研究机构。


  由于在经济效益方面明显优于国际上同类技术,2008年以来,一批来自技术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家大公司主动前来与华东理工联系、洽谈煤气化技术专利实施许可等事宜。而华东理工大学最终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2007年全球500强排名第43位的美国Valero能源公司进行了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技术许可费超过亿元。据悉,该项目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气化装置,也是Valero能源公司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新建装置。

  书写两项全新纪录

  据介绍,与Valero能源公司的合作,不仅将打造全世界最大的气化装置,更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新建装置。而这一次合作也书写了两个全新纪录———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的项目,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的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

    记者了解到,此次技术转让并非头一遭。早在2005年10月,相关技术就已走出实验室,实现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示范装置一次投料成功,一次性为国家节约专利费用6000万元,结束几十年来我国大型煤气化技术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外跨国公司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终告打破。如今,该技术已成功应用到国内13家企业,运转和在建的气化炉33台,目前占到国内大型煤气化技术市场份额的约1/3,为相关企业节省专利费2亿元,创造经济效益近20亿元。


  华东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工作长期以来就独具特色。1998年华东理工大学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2001年成为原国家经贸委和教育部联合批准设立的首批六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并率先建设了“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又在今年的科技部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位列第二。在六部委组织召开的“2007产学研结合高层论坛”上,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全国高校的唯一代表为大会作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特邀报告,在全国高校技术转移领域树立起了一面闪亮的旗帜。


    以技术转移为“助推器”,全面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华东理工大学由此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保持在50%上下,近两年合同成交金额年均增长42%。“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聚酯成套国产化技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业技术”、“乙烯装置控制优化技术”等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树立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一流品牌,其中,聚酯成套国产化技术得到**总理的充分肯定。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技术转移体系一直是相当薄弱的一环,而华东理工大学最近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第一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的全新跨越,同时也标志着华东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体系架构及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8 07:3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