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6月2日在中国氮肥与甲醇技术网上读到一篇报道“煤液化燃料较一些原油炼制燃料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文章的内容如下:
美国空军近期一直在检测合成燃料诸如由Rentech公司制造的 Renjet(TM) 合成喷气燃料,该合成燃料采用一种气化技术和Rentech费托工艺制备。这是法律EISA 526的规定,即联邦机构包括**不能购买替代合成燃料除非替代燃料较精炼原油燃料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多反对任何使用煤炭的组织赞成这一法律,因为他们认为针对空军而言这将是煤液化制喷气和柴油燃料的终结。
联邦能源技术中心开展对一项对精炼石油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的全面研究,认为井口到车轮生命周期的液体燃料来自于从不同来源获得的原油原料,以井口到车轮为基础评价三种温室气体,即产生于汽油制备过程:CO2、甲烷和氧化亚氮。
联邦能源技术中心的研究揭示:原油原料的来源是确定井口到车轮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表明:当考虑原料来源时,温室排放气体显著不同。关于来自所有精炼燃料的温室气体的广泛言论不应该以国内原油诸如西德克萨斯中级原油为基础而得出。
联邦能源技术中心的研究表明煤液化燃料较从使用来自国外原料制备精炼燃料含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贡献最多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原油以及来自加拿大焦油砂合成粗油。从这些原料获得的燃料实际上超过了法律526制定的标准,并且未能达到针对美国空军购买获得批准的检验。
当考虑到原料来源时,煤液化燃料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资料。煤炭液化燃料较从不同来源进口的原料制备的汽油低5%~12%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从墨西哥、委内瑞拉、安哥拉进口原油和加拿大焦油砂制备的液体燃料在从井口到车轮的周期中较煤液化制备液体燃料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
请大家共同讨论,这篇报道中所说的理念正确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