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本版块有很多关于煤的书,发现煤变油确实在国内很热。不过这个概念,恐怕炒作的成分还是居多。本人先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
3到5吨煤变一吨油,这些项目从能源效率的角度完全不可取。能源所的周大地,天泽的茅于轼对煤变油早有很到位的评论。可惜国内这几年,国家决策机关,新闻媒体完全被煤炭公司绑架了。以神华为首,大放卫星,全国规划的项目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也有几千万吨了。也不知这些公司到底是要圈地挖煤还是要真要放几颗卫星。
全世界,煤变油,美国人不上,英国人拿着技术不建厂,并不都是成本考虑。 能源效率,环境恐怕是更重要的因素。不要动不动就提南非的Sasol,当年南非不搞种族隔离被制裁,根本就不会有煤变油上马。
国内现在有人动不动就提能源安全,不过,原油最近都78美元一桶了,也没看到有谁跳楼。高油价影响出口竞争力,简直是个笑话。油价上涨,发达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就更需要中国进口的便宜货,我看这对国内制造业,弄不好还是个利好。美国石油大部分靠进口,高油价下美国经济还是照样转。油价高低,毕竟也不是中国一家的事。至于能源供应安全, 也是炒作的成分多。首先,为何动不动就要谈能源中断?中国国力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除非有中东大规模战争或台海冲突者这种事发生,不然没有国家可以在整体层面上切断中国的石油进口。不过,中东大规模战争,全球经济崩盘是难免的,进口再多油,能有什么用?台海冲突,煤变油再好,一枚导弹换一个厂,这个道理谁会想不到?真有这份心,还是多花精力想一想如何和平统一吧!同胞相残,从来都是外人得利。
写了这么多,不是要彻底否定煤变油,只是看不惯有些部门及相关人员动不动拿些幌子乱晃。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公告要求暂停煤变油项目核准。发改委终于硬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煤变油上不上,成本,效益,能效,技术风险,环境,能源安全,部门利益消长等环节,都是考虑因素。决策部门一定要硬起来,不能让某些部门和个人的小集团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