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020|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疆煤化工产业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 10:40:3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新疆能源建设为煤化工项目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新疆是能源大省
新疆能源资源富集,除“三大油田”有208亿吨石油,10.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以外(预测储量,下同),分别占全国陆上资源量的30%和34%,还有“九大煤田”2.19万亿吨的煤炭资源,居全国的40%;“九大风区”风能理论蕴藏量(10米高层)8.72亿千瓦,居全国首位;“九大流域”十八条大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817.8万千瓦,占全国第四位;大阳能理论蕴藏量1450~1720千瓦时/平方米/年,居全国第二位;2005年度全疆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折标准煤3382万吨。除此,新疆九大煤区还有9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至今尚未开发利用。同时,新疆与中亚、西亚周边8个国家接壤,周边国家都是能源资源富集区,其油气资源、煤炭资源、水能资源都有广阔的合作开发前景。
二、新疆能源开发水平低

与丰富的能源储藏相比,新疆的能源开发水平很低。2005年新疆一次能源生产总量8176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37.9%,石油占42.1%,天然气占17.3%,水电、风电占2.7%。能源消费总量5506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56.1%,石油占26.2%,天然气占13.7%,水电风电占4%。
建国至2005年,新疆累计能源生产量为11.47亿吨标准煤,累计外调量3.54亿吨标准煤。其中:石油(原油)和成品油2亿吨,天然气(含管输和液化天然气)5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170万吨。煤炭(含焦炭)外调0.73亿吨。能源产品外调量一直不足同期生产量的30%,能源建设与能源大省的地位十分不符:
第一、资源勘探程度低,石油天然气探明程度分别为16.1% 和10.9% (全国21% ),煤炭资源地质勘察程度仅为预测资源量的4.7%,可供开发的探明资源量少,可采储量少,采储比呈明显下降趋势。
第二、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小煤矿平均资源开采率只有10~15% ,地方国有煤矿30%左右,只有国有重点煤矿能达到50%左右;天然气资源排空浪费惊人,特别是输气管道未建成区域,采油弃气普遍。
第三、电力发展滞后,至今未形成全疆联网,电源结构不合理,区域性、时段性电力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三、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催生能源建设**
为了推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新疆自治区制定并实施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将国家西部大开发具体化为新疆的资源大开发。在能源领域提出了“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煤东运”和“西电东送”等战略规划,国内各大能源企业纷纷进驻新疆,除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仍然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外,神华集团、鲁能集团、新汶集团、徐矿集团、国投开发,中电投、平煤神马、山西焦煤、中煤能源、华电煤业,湖北宜化,湘煤集团、开滦集团,兖矿集团等众多国内大企业集团纷纷人驻新疆,从事新疆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后续加工转换。
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重组新疆矿业集团后,成立了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今后几年内375亿元巨资将使新疆增加一座年产能力1600万吨的煤矿,还包括年产320万吨的大型煤制油企业;新汶矿业集团计划5年内投资300亿元在新疆建成一座年产1000万吨的煤矿,同时还要建设540万吨甲醇和180万吨聚烯烃项目;大连实德集团将在新疆投资60亿元建设年产煤炭500万吨的煤矿、年产甲醇60万吨的化工厂和发电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电站;广汇集团总投资9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分别在新疆鄯善、准噶尔盆地漠北油田和塔里木油田建设日处理能力12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液化厂,成为我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基地等,逾千亿元资金掀起新疆能源开发的热潮。
专家认为,热钱开发新疆能源,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非同一般,随着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大规模西进,我国以区域为重点的能源开发正在展开。新疆能源的集中开发,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的紧张状况,另一方面,也会拉动新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

四、新疆煤炭资源转换及产业整改带来市场机遇
(一)新疆煤、煤层气资源丰富:
新疆煤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主要有四大含煤区(其中准噶尔地区7328亿吨、吐哈一巴里坤地区7107亿吨、西天山地区6167亿吨、塔里木北缘地区1372亿吨),单个煤田预测资源量巨大。其中,准东、吐哈、伊宁煤田为三个大于3000亿吨的超级煤田,其中吐哈煤田大于5000亿吨,属世界级大煤田。
目前已确定煤炭产业布局,即: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地带约1.3万亿吨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展煤电煤化工;南疆地区煤炭将主要用于当地产业发展;而哈密至吐鲁番一带约6000亿吨煤炭储量,除适当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外,主要用于西煤东运。
煤层气,作为天然气最好的替代资源,在新疆煤田预测的煤层气资源量达9.5万亿立方米,与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占全国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的26%左右。
新疆煤层气资源区分布在经济发达带、城市和“西气东输”管线附近。最新地质勘探评价表明,准噶尔盆地沿天山一带东部和南缘,煤层气资源量预计突破一万亿立方米,已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量。
自治区《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新疆新增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400亿立方米,产量达到4亿立方米。
(二)新疆煤炭工业进入快速大发展时期

新疆煤炭矿藏丰富,但是开发水平低,长期以来基本以满足区内需求为主,年煤炭生产量一直在3000万吨到4000万吨之间徘徊。内地煤矿由于长期挖掘,煤炭开发企业已经很难找到新的煤炭资源地,几乎有煤的地方就有煤井,而且有1/3的煤井已经无煤可采,还有1/3的煤井出现断层;13个国家级煤炭基地煤炭资源紧张,与新疆形成鲜明对比。
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吸引了内地煤炭大企业、大集团纷纷进驻,引发了疆内煤炭行业的重新洗牌,也给新疆煤炭开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活力,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全面提速。截至2008年底,新疆已有山西焦煤集团、湘煤集团、中煤集团等规模以上煤炭企业110家。随着大企业的进入,2007年新疆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2008年新疆生产原煤6220万吨,首次突破6000万吨,同比增长24%,销售6190万吨,库存237万吨。其中调往甘肃的煤炭销售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2009年新疆煤炭产量目标任务7700万吨,力争实现8000万吨。产能的提高,既为保持煤炭价格稳定提供了保证,也为关闭小煤窑提供了可能。近几年我区关闭技术落后、破坏资源的小煤矿1000多处,矿井减少三分之二,煤矿安全状况有了较大改观,煤矿整改同样为本项目的安全设施提供了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自治区加快推进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煤炭基地、13个重点矿区和11个一般矿区建设,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稳步实施。目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已列入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的新建、改扩建煤炭建设项目118处,规划规模1.75亿吨/年。其中,新汶矿业集团伊犁一号井、神华新疆能源公司五彩湾露天煤矿、神东天隆准东五彩湾露天煤矿、潞安新疆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等一批百万吨、千万吨级矿井已开工建设,为自治区扩大煤炭产量提供了保证,也为新疆煤炭工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此,自治区已调整煤炭工业“十一五”及202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全区煤炭生产建设能力,力争2010年达到1.5亿吨,2015年达到4至6亿吨,2020年达到10亿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两成以上,是目前年产量的20倍,这预示着新疆平均每年需增加8000万吨煤炭产量;2025年达到15亿吨以上。
准东煤田是新疆四大煤田之一,煤炭预测储量3900亿吨,截至2008年底探明储量1836亿吨,是名副其实的“煤海”。
为满足大批煤电煤化工企业的用水需求,准东煤田一期引水项目目前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6月竣工,届时年输水能力将达到1亿立方米。到2015年,准东煤田年引水量将达到4.27亿立方米,可满足1.36亿吨煤炭、900万吨煤制油、1200万千瓦煤电、120亿吨煤气、240万吨煤制化肥需求。
此外,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去年8月已在准东五彩湾建成;总长138公里的准东公路去年9月通车;准东铁路乌北至小黄山段72公里线路改造去年底完成,小黄山至五彩湾95公里新线预计今年春天完工;三大电信机构在准东建设的27个基站和200多公里光缆也已建成,昔日人烟罕至的准东地区如今已实现通讯信号全覆盖。
2008年,准东煤田建成投产和在建的12个涉煤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1亿元。其中鲁能集团2×15万千瓦煤电机组去年10月投入运行;华能集团2×13.5万千瓦机组去年8月动工,其中一台今年有望建成;潞安集团一期600万吨煤炭项目去年10月奠基;神华矿业一期400万吨煤炭项目去年8月动工。此外华宏矿业一期90万吨机焦项目今年1月投产;明基能源一期80万吨机焦项目去年10月开工;神东天隆公司一期5万吨腐殖酸去年8月投产。
伊犁煤田预测资源量6167亿吨,伊犁河谷资源得天独厚,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往制约伊犁河谷经济发展的铁路、公路、电力等瓶颈逐一打破,迎来了资源大开发、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2009年,州直重点工业项目继续保持快速推进势头,52个新建、续建项目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其中,煤化工重点项目如新汶集团总投资120亿元的1000万吨煤炭以及180万吨甲醇、62万吨烯烃项目,去年底一号井的副井和风井都已基本完工;潞安集团在整合当地煤炭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将着手把煤炭产能扩大到240万吨,同时启动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届时,此项目将成为伊犁河谷最大的化肥项目。
哈密地区煤炭预测资源量达5708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12.5%,占新疆预测资源量的31.7%,位居全疆之首,且具有低硫、低灰分、低瓦斯、高发热量等特点。近年来,潞新、徐矿、平顶山等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参与哈密的煤炭开发,另有十几家企业集团也与哈密签订了合作开发以及精深加工的协议。
(三)铁路建设助力煤炭工业发展
为确保煤炭资源转战略实施、实现“西煤东运”,目前国家正在努力实现兰新客运双线“一主两翼”铁路三年建成的目标。“一主”指现有的兰新铁路线。今年,中国拟投资1200亿元用3年时间修建兰新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成后,现在的兰新铁路线将改为货运专线,主要用于新疆煤炭等资源外运。“两翼”分为北翼和南翼。其中北翼指新疆将军庙-巴里坤-伊吾-策克(内蒙古)铁路,由铁路部和首钢共同投资;南翼指哈密-敦煌-西宁-成都铁路。
“一主两翼”运煤铁路项目建成后,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将直接进入国内大市场,从而实现优势资源转换。一期设计运力将达每年5亿吨,远期可扩大到每年10亿吨,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通道。“西煤东运”涉及湖南、湖北、重庆等6个省市。自治区已成立了“西煤东运”煤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推进“西煤东运”煤炭基地建设工作。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4 02:22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