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关于造气炉炉箅1 、 炉箅的发展、改进史
早先的造气炉炉箅为宝塔型炉箅和扇形炉箅,此两种炉箅破渣能力不太好,当造气炉原料变差或操作不当炉内结大块时,造气炉破渣、排渣困难。操作人员不得不经常开灰斗园门人工扒块处理。
1985年湖南省资江氮肥厂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率先开发出均布型炉箅,并在Ф3000 mm造气炉上试验成功。]989年原化工部组织在资氮召开了均布型炉箅推广专题会,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M均布型炉箅布气均匀,破渣排渣能力强,在原基础上提高造气炉发气量20%以上,返碳也大大降低;M均布型炉箅的开发使固定层间歇式造气炉有了一次质的飞跃,是固定层间歇式气化工艺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M型均布型炉箅曾被列为“八五”、“九五”原化工部、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并获原化工部、湖南省科技进步奖。资氮M均布型Ф3000、Ф3300mm炉箅曾占领中氮厂80%以上市场,但未涉及到Ф3000mm以下的小造气炉。
此后,不少化肥厂家和机械制造厂家纷纷加入到均布型炉箅的研制和改进上,有些取得了成功,如江苏邳州某厂在小造气炉炉箅上开发上均布型炉箅并逐步推广。以后又有些厂家开始生产均布型炉箅,并开始出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炉箅;五层、六层、七层炉箅。现在又有厂家推出了八层炉箅,并推出了专用炉箅的一些概念。
2、 如何评价1台炉箅的好坏
不论是均布型炉箅还是扇形炉箅或其它形式的炉箅,评价1台炉箅的好坏标准是一致的,即:
(1)造气炉气化强度高;
(2)灰渣残碳低;
(3)操作稳定。
当然造气炉气化强度、灰渣残碳还与造气炉的炉型、工艺流程、操作工艺、原料等很多因素有关,但同等条件下还是有可比性。
3、 均布型炉箅设计和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通风面积越大越好
炉箅的通风面积并不是越大越奸,炉气炉一次风管一般不超过Ф770mm,其通风面积不足0.45m2,中心管一般不超过Ф1200mm,其通风面积不足1.245m2,过高地设计炉箅通风面积,反而使炉箅布风不均,以Ф3000 mm炉为例,对炉箅中上层进行适当控制,设计适当的通风面积,配合适当的中心管线(Ф1200mm),在中心管线炉箅内形7m/s左右的空气流速是最理想的,在炉箅通风面积的设计上,不但要考虑其均匀布空气,还要考虑均匀布蒸汽,蒸汽流速比空气低,易从中心区通过,过大的通风面积,使得布风和蒸汽相背离。
(2)炉箅总高度越低越好
曾有一段时间,推出矮炉箅,其理论是降低炉箅高度,在不增加碳层高度的情况下可提高燃料层厚度从而提高气化层厚度,要保证炉箅整体角度,降低炉箅各层高度是有限的,降低炉箅总高度实际上成了降低底座高度,底座高度的降低,减少了灰盘上的储灰空间,造成炉箅上方下渣不均,反而出现炉况恶化。以Ф3000mm炉箅为例子,炉箅底座高度不应低于400mm,总高度不应低于1600mm。
(3)炉箅底座设计为多边形结构
将炉箅底座设计为多边形的目的是破渣和推灰,其实只是炉箅直径最大的一层才能有破渣功能,大块渣必须在此层破碎后才会落至灰盘上。如底座去破渣必然把炉裙座给磨损掉,落于灰盘上的灰渣是通过灰盘旋转与灰犁结合将渣排出,炉箅底座与灰盘同步旋转,没有推灰作用。
(4)设计多层破渣筋
设计多层破渣条的目的是加强破渣,从破渣原理来看,只有炉箅旋转,让大渣块在炉箅破渣筋与炉壁破渣条之间挤压才能破碎,也就是说,只有炉箅直径最大的一层与炉膛壁结合才能破渣,而直径最大的一层的上一层或几层,因与炉膛壁之间间隔太远,而没有破渣作用,只能起到推灰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