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shell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装置开车情况
自从荷兰shell公司将shell粉煤气化技术引入中国煤化工领域,其气化技术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应用化的不断完善。
shell粉煤气化制得的粗煤气特点是CO含量高,水含量高,该粗煤气用于合成氨及甲醇合成领域都需要经过耐硫变换
以获得较高H2含量或合适H2/CO比例的合成气。针对高CO浓度原料气,为防止甲烷化副反应的发生,大多采用高水/气耐硫变换工艺
,将大量蒸汽加入一段反应器,工业应用的厂家有湖北化肥厂,安徽安庆,云天化,云沾化,洞庭氮肥厂,中原大化,永城龙宇等厂。
高水/气耐硫变换虽可抑制甲烷化副反应,但带来的是蒸汽能量的大量消耗,且一段反应器极易超温。根据笔者的了解,采用高水/气变换工艺的,一段变换反应器没有不超温的,原因就是大量蒸汽的加入导致变换过度反应。针对超温现象,只能采取加大蒸汽量压温或扒出部分催化剂,多加入的蒸汽量在出变换炉之后需要重新冷凝下来,这样不仅带来能量的浪费,而且严重折损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一段催化剂用不到一年甚至半年就得更换。
而由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等单位率先开发的shell粉煤气化低水/耐硫变换新工艺,却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工业应用。广西柳州即是第一家采用该工艺的合成氨厂,于2007年1月份开车,变换工段运行十分平稳,不但不超温,而且抗负荷波动能力高。一段催化剂只进行了部分更换,累计运行达两年多,为shell粉煤气化制合成氨开辟了一条工艺安全,可靠,运行稳定且节能的新途径。
河南开祥,采用shell粉煤气化,设计年产30万吨甲醇,变换工段亦采用低水/气变换工艺。河南开祥原设计采用高水/气变换,变换工段设计每小时添加蒸汽26吨/h,而改用低水/气变换,几乎一点蒸汽也不用加,装置十分节能,且运行稳定,催化剂使用寿命长。
中原大化shell气化50万吨甲醇项目,于2009年7月将高水/气变换改成低水/气变换,不但一段反应器超温现象不再出现,而且在负荷60-70%时,变换工段可节省中压蒸汽至少35吨/h.
目前,已有多个应用shell粉煤气化的厂家,其变换工段已经或正在进行低水/气变换工艺改造。如永城龙宇,洞庭氮肥厂,湖北枝江化肥厂,云天化水富等厂。
以上所提到的低水/气变换均为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及广西柳州化工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共同开发的shell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新工艺,且已申请国家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