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751|回复: 0
收起左侧

焦炉煤气制LNG投资激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4 11:09:5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在过去的6年,焦化行业始终没有走出寒冬。据官方统计,2013年,中国国内焦炭总产能6.2亿吨,产量4.76亿吨,亏损额达117.7亿元,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4%。

    旷日持久的低迷俨然成为了产业升级的推手,将焦化业带入了一个巨大产业链的最前端位置。更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成熟,焦化的副产品正在极大地拓宽投资边界:煤焦油、焦炉煤气、富余氢气这些都是投资者垂涎的对象。而眼下,最为炙手可热的是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以下称LNG)。

    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暴涨,LNG产品的市场空间之大无需赘述。现在焦化同行见面先会问上一句:你们上LNG了吗?“从来没有一个新技术在炼焦行业内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内蒙古黑猫焦化公司总经理郝春来说。

    工业化带动

    6月,各地天气阴晴不定。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北京……主题围绕焦炉煤气制LNG的研讨会在不同的地点相继召开。各个会上,已运行项目开放的姿态让很多焦化同行兴奋不已。

    在鄂尔多斯,内蒙古新矿公司旗下恒坤化工有限公司承担了全世界首个焦炉煤气制LNG项目的建设。因此,这个项目的波动成为整个行业投资决策的风向标。从2012年12月项目开车后的近一年时间里,由于焦炉气净化原因该项目处于不稳定状态,从2013年11月起到现在,装置实现了连续运行180多天。

    在内蒙古乌海,中石油旗下乌海华油天然气公司投资建设的世界单线处理量最大的焦炉煤气制备LNG装置落地在此。该装置处理焦炉煤气设计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时。据乌海华油总经理高勤介绍,乌海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是整合了周边中小焦化企业的富余焦炉煤气,分别通过位于千里山和西来峰的两个净化装置,汇集到西来峰二期的甲烷化装置进而生产LNG。2013年12月西来峰二期甲烷化贯通试车成功,2014年1月6日顺利出产品。

    在山东菏泽,中海油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刘国军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地的考察团。这个装置从2013年12月打通甲烷化工艺流程以来,到2014年6月已经稳定运行150天,平均每小时处理焦炉煤气30000标准立方米。

    越来越多的数据在证明一个事实:第一批产业化装置进入稳定较长周期运行。在此带动下,新一波焦炉气制LNG的投资热潮汹涌而来。据统计,从内蒙古恒坤投产截至2014年5月,短短18个月里有12个项目投产,现在在建项目已近20个。

    技术撬动

    焦炉煤气制备LNG,所有已建项目的工艺流程都十分类似,即原料气首先加压预热后脱氯,之后经过两段加氢转化,将有机硫转化无机硫,并经过两段脱硫净化后,进入甲烷化工序,在此将大部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气经过甲烷化反应生成甲烷,最终甲烷化后的混合产品气体,经除水脱碳等净化后进入低温液化工序,制取产品LNG。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崔贵宁告诉记者,焦炉气制LNG前端净化和后续深冷技术在国内已经十分成熟,目前需慎重选择的是甲烷化技术。

    丹麦托普索和英国庄信万丰两家公司在中国焦炉煤气甲烷化技术市场几乎是平分秋色。

    丹麦托普索公司专为焦炉煤气主甲烷化反应研发了AR-411催化剂。据托普索新技术部总监Soren介绍,这种新型催化剂增强了抗结碳能力,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很好的稳定性。目前,国内已经有6套焦炉煤气制LNG装置被授权使用托普索TREMPTM工艺(不含煤制气甲烷化部分)。托普索技术一个关键之处在于使用蒸汽驱动的喷射器代替了循环压缩机。Soren说,这个以静设备代替动设备的创新之举不但降低投资,还可增强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庄信万丰公司则凭借丰富的工业化经验在中国甲烷化市场迅速抢滩一席之地。现在他们在中国已完成4套焦炉煤气甲烷化装置的转让(不含煤制气甲烷化部分)。该公司合成气业务经理马波告诉记者,庄信万丰正在进一步优化流程已达到最大化的热量回收、最小化的压缩及功耗和最少的甲烷化反应级数。

    面对两个成熟技术的夹击,国产甲烷化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科研企业如成都华智、上海华西、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新地能源、武汉科林等均有各自的甲烷化技术或者全套技术,而且也均有工业化开车运行经验。

    不仅如此,国内技术也不乏创新之处。上海华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甲烷化过程中强发热的特点开发了一段等温床甲烷化技术。据该公司总经理纪志愿介绍,与国外多段甲烷化技术相比,这个技术甲烷化部分投资降低约70%以上。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刚告诉记者,目前运用国内甲烷化技术生产LNG的装置约有10套,拟在建项目已超过10套。在他看来,现阶段焦炉气制LNG装置没有“安稳长满”的运行记录,暂时还无法全面准确的比较国内和国外技术的差别。

    投资选择

    恒坤公司项目和华油公司项目汇集了众多观察者的目光,不仅因为这两套装置分别代表着“最早”和“最大”,更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投资运营模式。恒坤公司自有130万吨/年焦炭项目,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将原定的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变更为焦炉煤气生产LNG项目;而乌海华油公司是在千里山和西来峰两个工业园区整合了多处焦炉煤气资源,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这个领域。

    据了解,一个年产130万吨的焦炭企业上成套焦炉气制LNG装置投资额为3亿元左右,本就受资金困扰的多数中小焦化企业已无力承担。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携带资金、管理、技术、销售渠道等资源以参股入股的方式加入进来。

    而现在,以乌海华油为代表的投资方正在遭受气源不足的困扰。高勤告诉记者,目前乌海华油LNG装置无法满负荷运行,原因在于签约的焦化企业不能按照协议规定的气量供气。“焦化厂的负荷率比想象的还要低,这是焦炭市场因素决定的。我们处于下游,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制约办法。”高勤的无奈也正是多数投资者的烦恼。河南天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中元告诉记者,慎重选择合作伙伴是解决气源问题的第一要素。装置运行稳定与否、企业综合实力情况、有无固定的焦炭产品销路等都是衡量合作与否的重要因素。

    虽然多数焦化企业在吐槽行市,然而生存困境并不是每个焦化企业的宿命。综合实力雄厚的焦化企业未必要引入投资方,同时也在谨慎地规划技术路线和产业布局。

    山西晋阳集团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焦炭,属于中小规模。但是去年,该公司利润为1亿元,是山西焦炭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盈利的焦化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景学韧认为,目前焦化企业正在处于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有很多路线可选,因此决策阶段应更加慎重。“我们公司要不要上LNG,还有待考察。”景学韧说:“能耗、技术、工艺包价格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做大量比较。”此外,景学韧还有个担心。他表示,在国内大量进口天然气和开发页岩气的背景下,焦炉煤气LNG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性还需评估。现在,公司的富余焦炉气以0.5元/吨左右的价格供应给一家冶金企业,如果改上LNG,焦炉气的增值空间还要认真计算一下。

    陕西黑猫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规模化多联产经验正在整个焦化行业传播。旗下陕西龙门煤化工公司拥有400万吨/年焦炭产能,加上附近钢厂的富于高炉煤气,每小时焦炉煤气净气量可达到19.4万立方米,以此为原料做到26万吨LNG、20万吨甲醇、48万吨尿素三联产。现在黑猫焦化更大手笔的投资正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进行,年产40万吨焦炉煤气制LNG项目已经破土动工。

    崔贵宁对本刊记者说:“像黑猫集团这种以化养焦的模式已经被焦化行业接受认可。你可以将之看作一个炼焦厂,也可以理解成这是一座生产LNG、甲醇、煤焦油加氢等产品的化工厂。由此可见,焦化行业未来的竞争成败取决于产业布局的规划和技术路线的选择。”

过热的蓬勃景象的确吸引了无数人。在这场双向选择的博弈中,谨慎者居多。审时度势、合理规划进入行业的人是勇士,而被眼前高利润所吸引就贸然闯入者只是赌徒。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6 20:46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