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卧式容器的布置和安装高度有哪些要求?
答:(l)卧式容器宜成组布置。成组布置卧式容器宜按支座基础中心线对齐或按封头切线对齐。卧式容器之间的净空可按0.7m考虑。
(2)在工艺设计中确定卧式容器尺寸时,尽可能选用相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容器,以利于设备布置。
(3)确定卧式容器的安装高度时,除应满足物料重力流或泵吸入高度等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容器下有集液包时,应有集液包的操作和检测仪表所需的足够空间;
2)容器下方需设操作通道时,容器底部配管与地面净空不应小于2.2m;
3)不同直径的卧式容器成组布置在地面或同一层楼板或平台上时,直径较小的卧式容器中心线标高可适当提高,使与直径较大的卧式容器筒体项面标高一致,以便于设置联合平台。
(4)卧式容器在地坑内布置时,应妥善处理坑内的积水和有毒、可燃易爆介质的积聚。坑内尺寸应满足容器的操作和检修要求。对多雨地区可考虑在地坑上部设置雨棚。
(5)卧式容器的平台的设置要考虑人孔和液面计等操作。顶部平台标高宜比顶部管嘴法兰面低 150mm。当液面计上部接口高度距地面或操作平台超过3m时,液面计应装在直梯附近。对于集中布置的卧式容器可设联合平台。
14、泵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其布置有何具体要求?
答:(1)泵的布置方式有三种: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和室内布置:
1)露天布置露天布置的泵,通常集中布置在管廊的下方惑侧面,也可分散布置在被抽吸设备的附近。其优点是通风良好,操作和检修方便;
2)半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的泵适用于多雨地区,一般在管廊下方布置泵,在上方管道上部设雨棚。或将泵布置在构架的下层地面上,以构架平台作为雨棚。这些泵可根据与泵有关设计布置要求,将泵布置成单排、双排或多排;
3)室内布置在寒冷或多风沙地区可将泵布置在室内。如果工艺过程要求设备布置在室内时,其所属的泵也应在室内布置。
(2)泵的布置具体要求如下:
l)成排布置的泵应按防火要求、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分组布置;泵露天、半露天布置时;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宜集中布置;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之间应有不小于4.5m的防火间距;与液体烃泵之间应有不小于7.5m的防火间距;
2)泵成排布置时,宜将泵端出。人口中心线对齐,或将泵端基础边线对齐;
3)泵双排布置时,宜将两排泵的动力端相对,在中间留出检修通道;
4)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外侧时,泵区通道的最小净宽为2m,最小净高为3m,泵端前面操作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5)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或外侧时,不论是单排或双排,泵和驱动机的中心线宜与管廊走向垂直;
6)泵布置在室内时,两排泵净距不应小于2m。泵端或泵侧与墙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操作、检修要求且不宜小于lm;
7)除安装在联合基础上的小型泵外,两台泵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0.7m;
8)泵的基础面宜高出地面200mm。最小不得小于100mm;在泵吸入口前安装过滤器时,泵基础高度应考虑过滤器能方便清洗和拆装;
9)立式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构架下方时,其上方应留出泵体安装和检修所需的空间;
10)输送极度危害物质(如丙烯?氢氰酸等)的泵房与其他泵房应分隔设置;
11)消防水泵房应设双动力源;
12)公用备用泵宜布置在相应泵的中间位置;
13)泵的布置应考虑管道柔性设计要求。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