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深加工过程中CO2的加工处理方式?(一)
世界气象组织(WMO)公告指出,2013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达到396ppm,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大约3ppm。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正以近30年来的最快速度增长,含量水平是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之前的142%。我国已提出,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指出,2013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28.56%,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亿吨
在煤炭深加工过程中CO2的排放是无可避免的。尤其在现代煤化工过程中,由于低温甲醇洗等净化工艺的普遍应用,CO2的捕集率和纯度都大大提高,且产量也已达到了百万吨/年以上的量级。因此,针对煤炭深加工过程中的产生的CO2的利用方式是大家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般来说煤炭深加工中CO2的利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CO2的捕集与利用
由于低温甲醇洗等净化技术的应用,煤深加工排放气中CO2的浓度较高,尤其现代煤化工甲醇、煤基烯烃、煤制气等回收CO2的浓度可达90%以上,因此可直接捕集,封存或利用。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CO2直接利用为利用CO2驱油,提高油田采收率,同时实现CO2的地质封存。北海Sleipner油气田建设了全球首个CO2封存项目,CO2注入量为2700t/d,自1996年以来利用CO2达2000万吨。
另外,在技术上还有将CO2用于甲烷水合物开采的设想(尚难实现),即考虑在海上建设电厂,以开采的海底甲烷为燃料进行发电,燃烧产生的CO2注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层用于开采甲烷,同时形成稳定的CO2水合物稳定存于海底。
在直接利用方面,CO2可用于化学品生产原料,驱油采油,制冷,养殖,生产碳酸饮料等。但相对来说,从目前的技术现状考量,直接利用途径对CO2的消耗有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