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其管道布置应如何设计?
答:(1)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区域内,可在地面或平台面上敷设管道,但不应妨碍通行和操作;
(2)当管道上无调节阀或排液管时,管底距地面净空应大于或等于150mm;
(3)调节阀组应平行于冷换设备布置;
(4)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之间管道布置的净距应大于或等于650mm;
(5) 管道布置应考虑各换热设备的管箱和头盖的拆卸空间;
(6)并联多组换热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对称布置。
46、立式重沸器的管道布置有何要求?
答:(1)管道必须有足够的柔性,以补偿在各种工况下设备和管道的热膨胀;
(2)当重沸器管口同塔的管口对接时,如荷载条件允许,则最好在塔体上设支架支承重沸器,而且支架的位置及形式应能满足塔体及管道膨胀所产生的位移及荷载要求;
(3)配管时应留出重沸管束在原地拆卸所需的空间;
(4)对壳体上带膨胀节的单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进行配管,柔性分析及设备的支撑设计时,应考虑该膨胀节的影响;
(5)当重沸器的长度与直径之比( L/D)大于6.0时,宜设导向支架;
(6)当重沸器的阀门和盲板离地评3m以上,应在塔上设置平台。
47、管壳式卧式卧式重沸器的管道布置有何要求?
答:(1)在热胀许用应力范围内,重沸器的降液管和升汽管,应尽可阻短而直、减少弯头数里,以减少压降;
(2)当重沸器有2个升汽口时,为使其管内流绿相等,升汽省应对称布置。若升汽管管径不同和布置不对称时,应尽量使这二根管段的阻力相等。否则,阻力大的升汽管的流量小会使热量分配不匀;
(3)从重沸器内抽出的液体为饱和液体,如果管道系统产生压降,液体就将开始闪蒸,产生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影响控制和测量仪表的操作和精度。因此在布置饱和液体管道时,其基本原则是使压力降最小,并在测量或控制仪表前不出现垂直上升管段;
(4)重沸器管程加热介质的进口管道上通常装有温度调节阀及其阀组,这些阀门一般布置在靠近重沸器管程进口的地面或平台面上。
48、空冷器的管道设计有何具体要求?
答:(1)分馏塔顶至空冷器油气管道,一般不宜出现“液袋”。当空冷器进出口无阀门或为两相流时,管道必须对称布置,使各片空冷器流量均匀;
(2)空冷器的入口集合管应靠近空冷器管嘴连接,如因应力或安装需要,出口集合管可不靠近管嘴连接,集合管的截面积应大于分支管截面积之和;
(3)空冷器人口为气液两相流时,各根支管应从下面插入人口集合管内;以使集合管底的流体分配均匀;同时在集合管下方设置停工排液管道,接至空冷器出口管道上;
(4)空冷器人口管道较高;如距离较长,需在中间设置专门管架以支承管道;
(5)湿式空冷器的软化水回水系统为自流管道,因此,应注意管系的布置,并拐弯不宜过多。回水总管应有顺介质流向的坡度;
(6)空冷器的操作平台上设有半固定蒸汽吹扫接头,其阀门宜设在易接近处,并应注意蒸气接头方向,保证安全操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