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14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鸡西市地下废弃煤矿采空区连日多次瓦斯爆炸原因已查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5日14时左右,鸡西市滴道区洗煤街道西安社区三委、四委居民区内,居民刘凤琴、李忠臣、李喜臣、任克章等6位亲历者听到地下沉闷的爆炸声,看到从+220原运输平硐(摩电硐)口填埋处扬起很大的烟雾和砂土,表明地下废弃煤矿采空区发生了初次爆炸,至5月2日17时51分共发生了26次爆炸。
  该区域为鸡西市滴道老矿区,始采于上世纪30年代日伪时期,至2009年开采结束,先后有4处煤矿和10余个小窑在此开采,累计开采煤炭1000多万吨,形成的采空区积存有大量瓦斯。
  受鸡西市政府委托,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4月30日至5月3日,对此次已关闭矿井采空区瓦斯多次爆炸原因进行了认定,记者随行进行了深入采访。
  经现场地面勘查和走访调查,专家组得出的结论为:这是一起因已关闭矿井采空区积聚瓦斯,老火区在继续燃烧扩展,采空区漏风提供氧气,引起老采空区瓦斯爆炸灾害。
  据了解,其初次爆炸瓦斯积聚原因为事发区域地下及周边均为已关闭的原滴道煤矿老二坑、四井一斜、四井二斜老采空区,回采时间1949~2005年,这些井口生产期间均为高、突矿井。四井二斜井筒和摩电硐煤柱回收采用房柱式,通风方式为局扇通风,具备瓦斯积聚储存空间,上述所有矿井全部关闭后,瓦斯逐渐积聚,瓦斯浓度可达到爆炸界限。后续爆炸瓦斯积聚原因为采空区总体积达到800万立方米左右,积存大量瓦斯。初次爆炸后,在冲击波作用下采空区进一步被连通,积聚的瓦斯在爆炸引起的冲击压力扰动下重新分布,为爆炸区域提供了充足的瓦斯补给。
  那么,爆炸火源从哪来的?
  经调查,1981年冬社会闲散人员在12号煤层露头烘烤电柱坑,引燃12号煤层并开始蔓延。2005年6月永安春生煤矿新送一对斜井(地面标高255m)开采老二坑弃采的13号煤层,发现在+213m标高左右井下出现温度升高,2009年在+123标高(右6路)掘送巷道的过程中出现高温。13号层与12号层层间距为7 m,证明12层煤层燃烧在倾向已到达+123标高上下。2009年12月30日永安春生煤矿关闭。12号层上覆的13-17号层总厚度70m左右,12号层煤厚和采高均为1.8-2.0m,冒落带和裂隙带按通用公式计算可以使12层到17层采空区裂隙连通,12号层火区引燃采空区裂隙积聚的瓦斯导致17号层采空区瓦斯爆炸。初次爆炸的高温引起17号层采空区残煤等可燃物燃烧,成为后续爆炸的引爆火源。另外,专家组经充分的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和查阅资料,还确定了爆炸的氧气来源,以及灾害直接原因。
  据此,专家组进行了控制与治理采空区瓦斯爆炸灾害方案论证,
  并提出了疏散爆炸波及区域居民、设置警戒、受灾范围内居民异地搬迁安置等彻底根治火区建议。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0 22:02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