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环保氨法脱硫:转向技术驱动 市场需求倒逼企业解决价格战 工信部7月18日发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环保产业链在延伸 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前提是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服务。 与传统行业不同的是,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政策拉动型和法规标准倒逼型产业。任何产业都离不开市场,而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导致它的市场规模是受国家节能目标、环保目标决定,并通过法规和标准发挥作用。 回顾“十二五”时期,国家强力推动超低排放政策,脱硫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火电厂脱硫率已达到95%以上,工业绿色发展所需的环保产业,在中国坚定的政策、有力执法作用下,在国家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力生产上初步实现了绿色。 “未来5年,中国环保产业应使环境产业链持续延伸。”明晟环保专家表示,这其中包括垃圾从末端焚烧到循环利用和前端减量,以及加快推进第三方治理、PPP模式环保服务的不断完善。未来的环保产品技术,会是市场需求倒逼革新,从而促进个性化服务的普及。 为了使这些步伐走得更加坚实稳健,中国环保产业必须要解决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规范投融资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规范企业经营。 明晟环保专家认为,政策环境应强化约束、激励的机制,释放市场需求,其中包括完善环保产品、服务标准,通过法规和监管将其落实到位,形成倒逼作用。 产业主题转向技术驱动 近年来环保企业也从营销驱动型,转向技术驱动型。工业生产企业在绿色制造投入方面,从“草根级”的“有就行”,转向专业化的“行得通”。 的确,如今的环保设备、服务产品,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不仅看重其性价比,更注重其性能比,工业制造从高能消耗转型智能制造的政策要求,倒逼了环保市场的成熟发展。 历史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家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污染源的不断减少推动环保服务不断创新,一些传统制造业已经从流水线生产,转型到拥有一定“个性化定制”的柔性生产模式。明晟环保专家认为,只要勇于创新,这个时代对于环保企业而言既是最好的时代,但对一些故步自封的企业而言,就是正在走向糟糕的窘境。 明晟环保专家认为,环保产业是政策引导型产业,这一新兴市场也是人为的市场,既然要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就是要把效率、总量、质量和结构性创新并行发展。 明晟环保以化工的理念解决环保问题,运用世界一流的氨法脱硫核心技术解决气溶胶与氨逃逸的技术性难题,真正达到超低排放,变废为宝,实现发展绿色经济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