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泥 (1)污泥概念:污泥固体与水的混合体。有机物为主称之为污泥,无机物为主称之为泥渣。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通常要截留的悬浮物质。 (2)污泥来源:形成污泥固体的悬浮物质,可以是废水中早已存在的,也可以是废水处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前者如各种自然沉淀池中截留的悬浮物质;后者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中,由原来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转化而来的悬浮物质。此外,在进行化学处理时,投加的化学药剂还会带来各种固体物质。
二、污泥的种类和性质 (一)污泥种类 (1)初次沉淀污泥(Primary Sludge) 来自初次沉淀池,其性质随废水的成分而异。 (2)腐殖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Wasted Activated Sludge) 来自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前者称腐殖污泥,后者称剩余活性污泥。 (3)消化污泥(Digested Sludge) 初次沉淀污泥、腐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经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4)化学污泥(Chemical Sludge) 用混凝、化学沉淀等化学法处理废水,所产生的污泥称为化学污泥。 (二)污泥的特性 (1)污泥固体 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以mg/L(SS或VSS)或重量百分数表示。 (2)含水率 污泥中水的百分含量。固体百分含量和含水率的关系:固体(%)+水量(%)=100(%)。不同污泥,其含水率差异很大,对污泥特性(流动、浓缩、脱水等)有重要影响。 (3)污泥比重 污泥比重指污泥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量的比值。污泥比重S可按下式计算: (22-1) 式中 Wi——污泥中第i项组分的百分含量; Si——污泥中第i项组分的比重。 若污泥仅含有一种固体成分(或者近似为一种成分),且含水率为P(%),则上式可简化如下: (22-2) 式中 S1——固体比重; S2——水的比重。 城市污泥的S1≈2.5,若含水率为99%,则S=1.006。 (4)污泥体积与含水率的关系 含水率为P0的污泥,其体积为V0;若含水率变为P,则其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22-3) 当S1与S2及P与P0接近时,可简化为 ;或 (22-4) 当城市污泥含水率大于80%时,可按简化公式(22-4)计算其污泥体积。 含水率由99%降到98%,由97%降到94%,或由95%降到90%,其污泥体积均能减少一倍。
三、污泥的数量 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数量,视废水水质与处理工艺而异。各种污泥量也可根据有关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泥料平衡推算或实际测定。 城市污水处理厂: 初次沉淀污泥量:0.4~0.5L/d(含水率为95%); 生物滤池后沉淀污泥量:0.11L/d(含水率95%); 高负荷生物滤池后沉淀污泥量:0.4L/d(含水率96%); 曝气池后二沉池沉淀污泥量:2.2L/d(含水率99.2%)。
四、污泥的处理 去水处理:浓缩、脱水、干化等,降低含水率,减小体积,便于后续处理; 稳定处理:生物稳定(消化)、化学稳定等,去除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最终处置与利用:填地、投海、焚化、湿式氧化及综合利用等。 污泥处理与废水处理相比,设备复杂、管理麻烦、费用昂贵。分享http://www.seekche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