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发展成为“十三五”聚烯烃产业升级重点方向 聚烯烃(Polyolefin, PO)是以乙烯、丙烯或高级烯烃的聚合物,是产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其中以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最为重要。 亚化咨询认为,“十三五”期间,随着煤(甲醇)制烯烃(CTO/MTO)和丙烷脱氢(PDH)路线的快速发展,我国聚烯烃产能和产量将继续增长,自给率不断提高,多元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但同时由于国内高端聚烯烃产品供应不足,严重依赖于进口,因此,聚烯烃产品高端化发展,实现进口替代,将是我国聚烯烃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 1. 我国聚乙烯供需现状 亚化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聚乙烯产能达到约1700万吨/年,新增产能约150万吨/年,全部来自于CTO/MTO项目。2016年,中国聚乙烯表观消费量约2400万吨,产量约1400万吨,净进口量高达近1000万吨。聚乙烯的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薄膜、注塑、吹塑和管材。 2007-2016年,中国聚乙烯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自给率由最低的50%多提高到了60%以上。 2. 中国聚丙烯供需现状 亚化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聚丙烯产能达到约2200万吨/年,新增产能约350万吨/年,主要来自于MTO和PDH路线。2016年,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约2100万吨,产量约1800万吨,净进口量近300万吨。聚丙烯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编织制品、注塑和BOPP。 2007-2016年,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而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则超过了10%。由于中国聚丙烯产量增长速度快于消费量增速,自给率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3. 中国聚烯烃供需展望 截至2016年底,中国聚烯烃(PE/PP)总产能约3900万吨/年,但供需缺口近1300万吨。“十三五”期间,随着惠炼二期、古雷石化、中化泉州、浙江石化(一期)、恒力石化等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以及CTO/MTO、乙烷裂解制乙烯、PDH等路线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聚烯烃总产能将达到4600万吨/年,其中1650万吨/年将为煤(甲醇)基制聚烯烃。 “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在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医疗器械、电子电器等行业应用更加广泛,中国聚烯烃消费量将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聚烯烃需求量将近5000万吨,供需缺口仍有近400万吨。 4. 高端化成聚烯烃行业发展重点 当前,中国聚烯烃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中国聚烯烃产品以中低端通用料为主,市场竞争激励;另一方面,高端聚烯烃产品严重依赖于进口,当前自给率不足三成。 亚化咨询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聚烯烃产业升级需要注重高端化、差异化、多元化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加大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双峰聚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聚丙烯管材专用料、电容膜专用料、聚乙烯汽车油箱专用料、燃气管道专用料、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等高端料、专用料的生产比例,从而提升我国聚烯烃产业的竞争力。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高端聚烯烃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将于2017年6月29-30日在苏州召开。将探讨全球与中国高端聚烯烃下游应用与市场趋势;未来不同原料高端聚烯烃项目规划;高性能专用化与功能化聚烯烃;改性塑料及塑料合金;茂金属聚烯烃开发与应用;高碳α-烯烃共聚单体生产工艺进展;聚烯烃弹性体的技术与商业化;高端聚烯烃催化剂与工艺;高端聚烯烃在新兴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等。会议还将安排参观工业考察参观。 会议主题 1.新型茂金属催化剂与特种聚烯烃材料——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2. 国外聚丙烯催化剂技术及应用进展——科莱恩
3. UNIPOLTM PE技术: 为中国市场提供HDPE机会——Univation
4. SABIC新型聚烯烃产品的开发与应用——SABIC
5. 中石化聚烯烃高端牌号的开发与应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6. 从产品和市场角度看聚烯烃技术的高端化——神华(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7. 利安德巴塞尔高端聚烯烃工艺和催化剂——利安德巴赛尔
8. 茂金属聚乙烯如何演变塑料世界——道达尔石化
9. 全球聚烯烃创新与新应用——博禄
10.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高性能聚烯烃改性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金发科技 11.茂金属溶液聚合工艺技术——苏州双湖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如果您有意向参会,赞助或在本次会议上做演讲报告,欢迎您尽快与高经理(18019142773手机号同微信号)联系:021-50329699-114或EMAIL至gao@asiachem.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