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5074|回复: 9
收起左侧

[原创] 封头,法兰直边的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uun 于 2018-9-28 08:31 编辑

设计人员是否注意到封头的直边也是需要计算的呢?
封头直边计算公式等于筒体的计算公式。这在ASME UG32(l)中有明确规定,的确,当封头最小厚度远小于筒体最小计算厚度时,计算封头的直边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直边的一次薄膜应力过大。
1.png
在GB150和ASME中都对封头和筒体连接的焊接节点进行规定,详见如下图:
2.png
GB150的规定:
3.png
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怎么记忆这些规定呢?
从原理上来说:
第一点:1:3削边,降低结构不连续性,减少应力集中。
第二点是:封头弧段和筒体直段要有“材料”。有材料的意思是,材料只能多,不能少。以切线为界,弧段和直段的计算公式分别是封头公式和筒体公式。两个公式的值都保证了,是局部薄膜应力不超标的基础。注意观察上图,在连接处弧段厚度都是增厚的。而在直段处筒体厚度要么不变,要么增厚。
作者曾经对削边和“材料”进行过plane82单元,轴对称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只要满足了这两点。结构的强度就能够保证。
当然这一点如果采用ASME设计,PVElite的软件已经对封头直边进行了校核。SW6并没有这方面的校核。当出现特殊情况的,设计者要避免出现错误。

从第二点我们在压力容器的管板设计中要注意这么一种情况,以下是一个项目中的真实案例:
筒体是碳钢板材,管板是碳钢锻件+不锈钢复层。由于板材的许用应力较高,锻件许用应力较低,其凸肩直边段按照筒体计算公式会比筒体要厚。所以设计时将凸肩的厚度增厚了。
当不锈钢管板和碳钢筒体相连的时候,也有这个问题,需要注意复核直边段强度。
4.png

在计算WN法兰时,也会出现需要校核WN法兰的直边段的强度问题。
Waters法没有考虑小端的薄膜应力,而是将其转化成总弯矩来校核法兰强度。但是薄膜应力是真实存在的,直边段应该也要符合筒体厚度计算公式。
在计算一些非标的法兰时,容易出现直边段厚度不够的问题。
在SW6的计算中,往往不能体现直边段的计算,所以需要设计人员自己有意识的去考虑。
有很多计算,在常规的SW6的计算书中是无法反应的。
高压的接管开孔补强,一般输入的厚度为加强锻件的厚度。锻件和法兰对接部分的厚度tn是不反应在计算书中的。这就让很多朋友认为厚度够了。而实际上应该用筒体内压计算公式来校核一下tn的厚度,是否合格。
5.png
原先有高压的反应器,腐蚀厚度6mm,设备管口锻件补强,采用SCH160的厚度。SW6计算都合格,但是单独考虑tn的计算时,很多接管厚度都不够。

总结:
类筒体的对接部件,一定要注意一次薄膜应力的校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ewlogo15.jpg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085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一个是个计算小软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水平蛮高,讲的很好,学习了,诚挚地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1106_382:}{:1106_382:}{:1106_382:}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8 10:0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