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330|回复: 2
收起左侧

[原创] GB150分析法的是弹性薄壳理论还是基于塑性极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B150的分析法是中国规范对压力容器行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属于不多的几个原创性的设计方法。
在GB150.3-2011 第6.6节中,分析法是根据弹性薄壳理论得到的圆筒开孔补强的应力分析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GB150.3的标准释义中,“分析法的设计准则是基于塑性极限与安定分析得出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么  分析法到底是弹性薄壳理论还是塑性极限和安定性分析呢?这两者不是同一个含义,那么正文和释义是不是有矛盾,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两句话呢?


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它体现的是分析法的求解和评定过程。
求解:弹性薄壳理论
评定:塑性极限和安定性分析



分析法本质上是建立圆柱壳以及主壳与支管的交贯线方程,利用Morley方程与修正的Morley方程代替扁壳方程,采用精确的连续条件,利用偏微分方程,求解主壳和支管上的各种应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得到各个应力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理论解和有限元分析解的匹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规范最总选择了B-B‘作为薄壳理论界校核取值截面。
这就是GB150正文所说的,采用的是弹性薄壳理论求得应力值。



求得值后应该如何评定呢?
我们知道在GB150中评定准则为:
SII 2.2 Sm,     (特殊要求压力容器可取1.5~2.2)      
SIV 2.6Sm
这个评定和JB4732的评定不一样,在JB4732中一般按照1.5Sm和3.0Sm评定。

一般的设计准则 SII? 1.5 Sm应用于圆柱壳开孔补强设计是非常保守的:
对于前人的一大批塑性极限压力实验 (0.135? d/D ? 0.826, 28? D/T ?230),利用其塑性极限压力psp=ps/ns作为载荷施加于试件上,应用本规范方法计算其SII ,除个别试件外,绝大部分试件的SII  >2.2 S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就是为什么释义里,“分析法的设计准则是基于塑性极限与安定分析得出的”,这句话的含义。即,评定准则是塑性极限和安定分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cijXGmrxV3SgJ8uy2uMA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好,需要仔细深刻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9 12:0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