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对化工行业列管式换热器管板腐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福世蓝®防腐涂层技术针对腐蚀的管板进行防腐处理,证明了采用福世蓝®涂层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换热器管板腐蚀的问题上。
【关键词】:列管式换热器、管板防腐、管板、现场修复保护、腐蚀、福世蓝®技术、防腐涂层。
一、设备简介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部分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可称为热交换设备。列管式换热器主要由管束、壳体、折流板(挡板)、封头、管板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通过焊接或胀接的方式固定在管板上,在工作中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束内流动成为管程;一种在壳体内流动称为壳程。
图1-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 二、现场情况说明
某化工企业四台换热器出现管板腐蚀问题,该换热器管板直径1500;介质为五氯丙烷;温度50℃;管束与管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缝部位出现腐蚀情况。
三、设备问题分析
换热器是利用循环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壳程介质温度的,在运行过程中当壳程介质温度 高时靠换热器对壳程介质进行降温,冷却循环水在管束内流动,壳程介质在壳体内管束外流动,通过两者的热量交换,进而使壳程介质达到工艺要求温度的目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循环冷却水在管束内流通,极容易因为循环水中杂质冲刷造成管板上管束焊接口处腐蚀渗漏;另外在运行中,管束内输送的水就是一种电解质,因此换热器管板腐蚀原因还有一部分带有电化学的性质,水内杂质对腐蚀影响最大的就是水中的溶解氧,水的PH值会明显影响换热器管板的腐蚀速度。
四、列管式换热器的管板防腐工艺
传统修复工艺:
对于管板表面的腐蚀,企业往往通过改变换热器的材质来提高防腐蚀性能,这样讲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管板表面腐蚀的现象会再次出现,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延缓换热器的腐蚀周期,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换热器管板表面的腐蚀现象。
福世蓝®防腐涂层技术:
此次修复使用的涂层材料为1061系列材料,该材料有底涂材料和面涂材料两种。是一种由高性能纳米材料与高性能树脂组成的高交联度的无溶剂复合材料体系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温度骤变性能、耐冲击、耐磨性能以及超强的耐腐蚀性能,另外该产品还具有优异的浸润及抗阴极剥离的特性。几乎耐各种强酸碱和溶剂、无溶剂、环境友好。可应用于各种高温,高酸碱和溶剂腐蚀的环境下的反应釜、罐、钢结构、换热器等设备。其材料数据如下:
福世蓝®技术结合传统焊接工艺可以现场修复,即节省时间又可降低修复费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有着优异的粘着力和耐腐蚀性能,防止整个管板表面、管束内1-2cm处、管板焊缝部位进一步腐蚀渗漏(见图2)。
图2- 福世蓝®管板防腐涂层示意图 五、现场修复过程
1、修复工艺
(1)换热器拆卸,保证施工安全、留出可操作空间;
(2)按照额定压力打压测试漏点并标记好位置,进行补焊处理;
(3)使用电动工具等对管口棱角及边沿等部位进行圆角处理(见图3),目的为增加材
料的粘着面积,增加涂层的防腐和粘接效果;
图3- 倒角示意图 (4)表面喷砂处理,将表面附着物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原色;
(5)用压缩空气(无水无杂质)将灰尘吹干,立即喷刷福世蓝预处理防止锈蚀;
(6)根据防腐涂层的厚度要求和防护技术要求涂抹福世蓝1061F底涂材料(管板表面及
向管束内延伸约10-20mm);
(7)底涂材料表干后刷涂面涂1061材料,确保将1061F底涂材料完全覆盖;
(8)等待材料固化;
(9)使用电火花和厚度检测仪,确保材料涂层均匀且无缺陷;
(10)安装使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修复部位承受撞击及敲击。
2、应用图例
六、结语
通过此次福世蓝®涂层技术在换热器管板上的应用,证明福世蓝®涂层技术可以很好的应用在设备的腐蚀问题上。福世蓝®技术充分利用设备运行环境相对应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来定制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和严谨科学的实施修复步骤,改变了用户的传统修复手段,实现了现场短时间的修复难题,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工艺简便、费用低廉,实现了生产成本的合理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