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
答辩老师经常问:为什么要用锥形裙座,为什么半顶角控制在15度内?
答案在塔器标准释义里:
缘起
某项目中,一台高度47m,直径2.2m的塔,采用了锥形裙座。
在工程图设计中,锥形裙座下端用的是2800mm直径,并发了A版的土建条件给土建专业。
在详细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按照2800mm的直径设计锥形裙座,审核人觉得2800的裙座裕量有点小,将裙座下端直径修改成3000mm,相应的其它相关尺寸均加了200mm。
但是不幸的是,审核人在上环板的制造详图上,没有修改完整,环外径和中心圆修改了,内环尺寸未做修改,仍旧是原来的2794的尺寸。
设计人员拿到校审意见,按照意见修改,但是这个审核人漏掉的相关尺寸修改,设计人员没有察觉。
最终改完后,发正式图纸制造。
上环板安装不上
不久接到制造单位的联络单,说是裙座上环板安装不了,卡在裙座上部,到不了指定位置。
设计人员一查图纸,才知道,锥形裙座的上环板尺寸未修改,直径偏小。
所以上环板卡在裙座锥段上部,距离指定位置还差1300mm,没办法和筋板焊接。
问题还是要解决,1:1绘制,上环板内径应该要修改成2960mm。问制造单位能否把上环板内径加大166mm。
制造单位说:“环板是外协加工出来的,现在装不上,得重新送到外协单位加工内环,你们图纸错误造成了我们的损失,这个工期延误和加工费用损失得你们承担。”。
设计:“~~~~~~~~~~~~”
最后经过项目协调,重新加工内环板,终于安装上去了。
塔设备安装不上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设备终于顺利出厂,送到了项目现场,吊装时,又出了问题。
现场传来消息:螺栓中心圆对不上??!!
怎么回事?
设计人员赶紧检查了一下图纸:
螺栓中心圆直径3200mm,
检查一下设备提给土建条件也是3200mm,
检查一下土建要求会签的基础条件还是3200mm。
可是现场测量的预埋的螺栓中心圆直径是3000mm。
为什么会差200mm?
终于,土建工程师找到了原因,为了加快进度,土建在基础设计阶段就做了基础模板图(BCD3000),并找厂家制造了基础模板,然后将基础模板发到现场安装地脚螺栓。
设备裙座结构修改后,土建按照新的裙座做了基础图,并找设备会签,发了正式的基础图到现场。
现场施工人员拿着新的基础条件图做了基础,并按照基础模板埋了地脚螺栓。
所以:基础图是对的,但是地角螺栓中心圆不对。
不幸中的万幸,基础图是对的,否则基础如果比裙座环板直径还小,那就不是地脚螺栓有问题,而是整个基础需要敲掉重新做了。
裙座和基础大眼瞪小眼~
如何解决呢?
基础制作周期很长,重新做基础肯定来不及。
那么只能改裙座。
设备工程师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解决方案
在规范中,有一种地脚裙座,使用比较少。
就是地脚螺栓中心圆与裙座筒体在同一个圆上。
这台的基础环板外径3350mm,内径2790mm,裙座直径为3000mm,从尺寸上看,完全有条件可以改造成规范中的样子。
于是设计人员的方案图如下:
- 将裙座基础环板扩孔,开U型槽到BCD3000处,可安装地脚螺栓。
- 将裙座挖洞到能够放下地脚螺栓。
- 为了安全起见,增加内部的环板2,筋板3.
4. 为了降低螺栓露头部分裙座开口对裙座的削弱,增加环板4和筋板1。
吊装单位不愿意将塔吊出来,平躺再重新加工,于是在吊起状态,下面增加垫铁。切割裙座,制作了如图的部件,最终完成了改造,顺利安装。
此种修改方法,符合规范要求,强度上来说没有问题,现场改动到最小。
经验总结 本来审核人是想加大点裕量,结果由于尺寸未改全,以及土建未注意修改造成的影响,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故,最终裕量还是没有加成功。
设计校核审核在修改尺寸时,一定要联系整个图纸,修改完整,一个改动,相关尺寸要改全。校审意见,设计应该核对一下,意见是否可行,是否全面,加强沟通。 项目执行的流程管理要加强,特别对一些版本更新,内容修改,一定要注意发给下游专业,保证项目进行中,各专业是最新的版本。本次事件,土建专业,将工程图的土建条件发到现场施工,然后到正式出版的时候,未做特殊说明。导致现场施工,检验,等各环节均未发现错误,待到吊车起吊后,才发现无法安装。 基础模板图一般来说由设备单位制造,并提前运到现场,模板图由土建专业自己出图并找单位加工,失去了模板图的意义,并且很容易造成安装问题。这个工作流程是有问题的。
各位看官,您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提供各类案例~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MYbOswBMUqHfs8r0bMGC6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