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高塔,先成者饮酒。”一人塔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塔曰:“吾能为之塔顶吊柱也。”未成,一人之塔成,夺其卮曰:‘框架内塔,无吊柱也,子安能为之吊?’遂饮其酒。为吊柱者,终无其酒。
案例
很多设计人员遇到高塔,设校审就直接设置了塔顶吊柱。
某项目装置有1台塔设备,其上部设计有塔顶吊柱,现场设备安装就位时,发现此塔设备是安装在框架中。
一则设备完全没必要设塔顶吊柱,吊柱离框架边缘太远。
二则塔顶吊柱还和设备顶部大直径管道相碰。
现场人员说的很有道理,我尽无言以对。
最终可拆的吊柱,安静的躺在现场,无法屹立塔顶,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
塔顶吊柱的作用
塔顶吊柱的作用是将一些设备零部件或者塔内、填料从地面送至人孔处的平台,或者相反的操作。
塔顶吊柱的设置原则在塔器标准释义里说的非常明白。
而设备位于整体框架内时,设备内件或填料通过框架上专用通道运输,塔顶吊柱起不到其作用。
塔顶吊柱的吊臂有作用半径范围,在框架内的塔,很可能离框架边缘过远,永远无法起到吊的作用。
吊柱属于设备附件,设备设计人员需知道附件的作用,并通过相关专业了解到更多信息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
-如通过立式设备内部是否有内件判断是否需要设置吊柱
-通过内件形状,质量大小,人孔位置确定吊柱型式,方位。
-还需了解在起吊过程中,是否中间没有障碍物,可以直接从地面起吊物料(内件或填料)等信息.
实际很多信息是设备专业无法获得的,需要和配管专业沟通才行。
与配管沟通
如果设备人员对整个装置熟悉,那么哪些需要设置哪些不需要设置吊柱可以很容易分别。如果不熟悉的话,必须要看看配管的3维图纸才能够明白哪些塔是需要设置吊柱。
有个项目中,一台塔,配管提的条件图,有塔顶吊柱,连吊臂长度都加长并标上了。但是恰巧这台塔和我的塔相连。而我的塔由于一些问题和配管沟通过,看过3D模型,是在框架内的。所以当时很纳闷,为什么会要塔顶吊柱呢?不是在框架内吗?
于是找到配管,问为何需要设置吊柱。配管回答:塔不是都要设置吊柱吗?离框架边缘远,所以吊臂加长了。虽然在框架内,但是框架离塔顶还有3m,故设置了塔顶吊柱。
见到3D图,我说:“
这个塔没有必要设置吊柱,
一则吊臂太长,比塔顶平台还外圆直径还长,好比拿了两个晾衣架长的筷子尾端吃面,能够着面,够不着嘴。
二则:你看下面框架是很多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还各种管线,磕磕碰碰。吊臂使用范围有限,起不到作用。
三则完全可以在框架边缘设置吊臂吊杆。各层框架都能运送,方便又省力。
”
最终,设备取消了塔顶吊柱。
如何解决吊柱有无问题
上面的故事,假设我没有看过3D图,能够知道吊柱是不需要的吗? 问题是一般设备人员是不看3D模型的,设置的合不合理,不清楚。 设备画完高塔,很多设校审为什么加吊柱? 这里是一个囚徒困境的博弈。 加了没用,浪费点人工,材料,损失不大。 需要但是没有,特别是还是热处理设备,那么后果很严重。 两者一比较,设身处地,是不是也想设一下。 就像老师说的一些政治正确的批评的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则是配管要非常清楚塔顶吊柱的作用以及范围。 二则是设备开始真正参与整个设计流程,开始检查3D模型。
塔顶吊柱的绘制 同事反映,以前本来是能不设,就找理由不设,但是你的VCAD工具太方便了。通过选择规格,直接生成图纸,明细表,以及施工图。所以校审让加,就懒得争辩了。 VCAD2018不仅仅实现了1:1的图纸绘制,而且也将全套塔顶吊柱的施工图更新进软件之中,用户只需要使用软件调用即可,对于吊柱的制造非常方便。 动图演示如下: 这锅, 我背的 很愉快 很帅。
更多:
欢迎关注公众号:VCAD001, 一个压力容器人的自我修养。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MDEsUWsLup_Eqod7J12V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