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环保督查力度不断加强,导致小厂倒闭,大厂日子难过,下游终端没人接货,经销商囤的料打折都难卖! 行情大跌,不少工厂也深受其害,尤其是小厂子,靠低价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拼技术自然是比不过大企业,也没那资本拼技术,但现在不少大厂商开始搞低价这一套,所以小只能一直压缩自己的利润,这也是导致亏本的原因之一。
从去年底开始,化工企业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环保督查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其实是在环保督查的催化下,加速了所谓的塑化行业“大洗牌”,很多中小企业就支撑不住被洗下去了。
先是贸易战。5月10日,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份加税清单涉及塑料原料、塑料制品以及家电和汽车等相关化工下游产品,还涉及诸多石化产品,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给化工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下游化工企业受到影响,势必波及化工原料的供需市场。下游企业停工减产,上游库存居高不下,一跌再跌的市场价格,化工商只能白菜价抛售出货,大伙没了高声咒骂,只剩下调侃和摇头,满满的生无可恋。
再是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再出狠招,截至7月25日,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9146件,受理有效举报7508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业转办6459件;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业已完成查处1292件,其中立案处罚263家,罚款1547.86万元;立案侦查7件,拘留16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557人,问责57人。
本来人工成本这几年一直是在涨的,下游企业由于贸易战的影响需求打了折扣,如今环保督查重压下还需更新环保设备,化工老板们只能咬牙坚持。同行的朋友圈,画风满是艰辛。
化工行业已是寒冬,要想生存下去,更多的客户、更稳定的资金周转,成为每个化工人渴望的目标。
我们大多数的化工贸易商所面临的现状,行情低迷,订单缩减,花钱养工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问这些老板自己都这样了,怎么还要养工人,把工人开除了,缩减人工成本不是更好?
不舍得放弃,只能靠亏钱养工人过日子!
几位开了十几年化工厂的老板们,说出了这3个理由。
1、淡季的这几个月能不亏钱就好,员工是一定要养的,就算没货做也要让他们上班拿工资,不然员工就算不走,也要养家糊口。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很多老板也都是从打工做起,我们只是比员工勤恳些,有想法些,跟员工也没两样。
2、有的老板被人家欠着货款,关门就很难要,而他自己也欠人家要利息的钱,一旦关门,欠他钱的人要赖账,他欠别人的天天上门要,所以许多老板的日子并没有工人好过。
3、我现在是订单少,就去接没有油水的单子,只要能养人就行了,毕竟兄弟们跟着这么长时间了,自己倒贴一点无所谓,厂子能维持谢天谢地。做生产的都有个淡旺季,熬过去就好了。不能干几年换一个,干几年又换一个,人慢慢老了,最后却还是一事无成。
不创新不改革,这是很多小化工厂倒闭的主要原因,有些化工贸易商明明知道这些道理,但是还是想通过以前的经营方式来死守。而有些老板却能在如今的大浪潮中审时度势,改革创新,去为自己的工厂开拓更多的渠道,获取更多的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