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不上去的内插管
压力容器的设计很繁琐,实际制造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很多事情都只能哭笑或者苦笑。
原先有个案例是快开法兰水压完成后,发现无法打开设备。 详情请见:
现在是内插管,水压前发现无法安装。
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细细道来。
最后一道环缝
根据业主提供的条件图,设计画完的图纸如下图所示: 结构常规,一切看来是如此普通,平静。
(此处暂停,看你能发现上图问题所在吗?)
设校审对古天乐的评价是:
“看他的样子平平无奇,没什么特别之处。”
上图非常严肃认真,但果真平平无奇吗?
时光永是流逝,车间依旧太平,但是前路的坑就在那里,直到有天突然掉进去。
一个月后,工人电话过来:
“下来看一下喽,有个管口装不上去”。
忐忑的到车间一看,图纸攥在手里,材料摆在眼前:
工人比划了几下,把弯头和大小头往管子里塞。
瞬间明白了,这塞不进啊,这最后一道环缝如何焊接?
扭一扭也装不上
很多内插管是长这样的:
这种结构的图纸像流水一样出去,直到有天。
工人拎着插入管,满头大汗的准备安装。
“你来的正好,试试,看怎么安装上去。”
扭一扭,转一转,比划了半天,最终发现:
这三维的内插管,还真装不上去!
碰焊缝
在设计内插管时,真没有想过,内插管的弯头和接管焊缝与筒体和接管焊缝干涉,明明画图时焊缝还离的远哪。
对比图纸和实物,原来是相贯线部分干涉。
画图时,只画了筒体长度方向的剖视图,而横截面方向的剖视是没有考虑的。
总结
很多设备会有内插管,一般分为直接与设备相焊的内插管和可抽式的内插管。
A. 直接与设备相焊的内插管应当注意:
B.可抽式的内插管,应当注意:
1. 需要校核内插管能否从外管中抽出,1:1绘图模拟抽出的动作,并有一定余量,必要时需要在图纸上标绘出抽出示意图。
曾经在项目中出现了3“内管无法从10”外管中抽出的情况。所以对于带弯头的内插管一定要仔细设计,最好提前发现。如果万一无法抽出,那么可以改变结构,改大外管,缩短外管外伸长度,弯管增加螺纹连接,弯管增加半径,从人孔内部安装或者拧开接管(此为下策)等方式解决。
最好在图纸上绘制抽出示意图,如下:
2. 内插管直径较大时,一般由板材拼接,且有喷淋孔,内伸管的喷淋口如果开在焊缝非常不美观。
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将焊缝位置标注,以避免在焊缝上开孔。
3. 内插管一般有上下之分,而在设备外部是完全看不出来的。为了方便以后安装检修,最好在法兰上标注上“此面朝上,朝下”之类的字样,避免工人安装检修,抽插过程中,安装反了。
4. 很多内插管也需要进行筒体局部应力校核。一般建议采用大管的管口载荷来校核。一方面这样比较保守,另一方面管道应力可以算到筒体外壁上的接管,一般都按筒体上焊接的接管来校核。
而且经过和管道应力专业沟通,虽然力是从小管传导过来的,但是在筒体上的外管载荷一般都大于法兰盖上小管载荷。
如果将小管载荷来校核大管的局部应力,会造成许用的外载过低。
哎呀~行文至此,百感交集,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平平无奇无意义? 安静美男真帅气!
游刃有余内插管,
进进出出悟哲理。
平凡之中有真谛, 尽在VCAD001.
往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