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634|回复: 6
收起左侧

[原创] 固定管板换热器壳程需要100%R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4 08:05:0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uun 于 2020-2-24 08:19 编辑

​固定管板换热器壳程需要100%RT?
固定管板换热器壳程需要100%RT?

一般设备需要设置检测孔,对于无法进行内部检测的设备,在容规和GB150中均有一些规定。

在TSG 21,固容规中有一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实际设计中,似乎并未对固定管板的壳体提出过因为不能检验而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

在TSG21的3.2.10.2.2.2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GB150.4中,有类似的一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何理解这一条呢?

在《GB 150-2011《压力容器》问题解答及算例》中,有这么一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按照问题解答的意思,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壳程属于“有时需要进行内部检验,但因为结构无法进入容器内部。”。那么按照GB150.4,10.3.1条,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壳程需要100%RT或者UT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均不会因为这一条而要求固定管板换热器壳程100%RT。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不会需要对壳程进行内部检测。正如从业多年的王总所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使用后需要”是什么意思?

容规和GB150的本意可能是让设计单位注意一下如果无法内部检测但是又有这个需求,需要增加一些额外的措施作为补偿。但是容规和GB150的“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测”这条规定是比较主观和含糊的,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争议。

作为一项法规,如果规定“使用后无法进行内部检测,必须BaBaBa...”,那么很容易执行。

如果规定“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测,必须BaBaBa...”,那么必须规定一下,什么叫做使用后需要。因为“使用后需要”毕竟是一个主观判断。

谁有权力决定“使用后需要?职责划分如何?

业主,专利商,工程公司设计院还是制造单位?

如果放在容规和GB150里,通常一般责任就是设计单位和制造单位。

但是换热器型式又往往是业主和专利商定的。定成固定管板后,铁定是无法内部检测的。是不是可以认为,业主专利商的主观意图是:固定管板“使用后不需要”进行内部检测?

设计单位如果认为使用后不需要,那么是否都可以豁免,不需要100%RT?

特检院或者评审老师认为设备属于“使用后需要”,并拿容规,GB150和《GB 150-2011《压力容器》问题解答及算例》作为依据,要求修改设备型式或者提高到100%检测,是否合理?

两者矛盾如何解决?归根到底,是谁来决定“使用后需要”的问题。



逻辑问题

有个逻辑问题:

“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测”和100%RT有没有关联性?

如果设备本身可以设置检查孔,而未设置,是设备专业的责任吗?

一台设备使用后需要内部检测,但是工艺未设置检查孔,那么可不可以用100%RT代替检查孔?

好比开发商建了一座房子,业主发现没有开门,开发商答复业主说“那我们再把墙砌厚点吧。”

需要内部检测是一个工艺操作问题,而100%RT是强度质量问题。

如果说需要进行内部检测是灵魂的话,100%RT只是一具肉体,两者没有可替代性。

“你可以占领我的肉体,但是你得不到我的灵魂”


如果实在需要进行内部检测,那么应该对症下药,在结构上想办法,而不是自我安慰,增加检测。



ASME类似的规定

ASME八一卷中,也有关于内部检测相关内容。

在UG-46中,有关于检查孔的内容,详细规定了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设置检查孔,如设置检查孔,在设备多大直径下应该有多大的检查孔,检查孔位置,以及检查孔的数量,以便于进行内部检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种规定比“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测,必须BaBaBa...”的要求清晰的多,而且容易执行。

比如某次涉外项目中,工艺提的数据表,DN350的容器,开了一个手孔。设备专业马上可以根据UG-46提醒工艺,按照规范,应该开上下封头处共开两个手孔。而工艺专业马上接受了设备专业的意见。

如果是GB的设备呢?工艺就算不提手孔,设备专业拿不出让其他专业信服的理由让工艺把结构修改了,只能默默承受,做一下100%RT作为补偿。心理默默念着:“你虽然失去了一双眼睛,但是你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UG-46更贴心的是,专门针对固定管板换热器这种无法检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于固定管板换热器,是可以不设置检查孔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专家老师答疑

在GB151中,对于固定管板换热器的检测,相关的要求有一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除此之外,并未要求对于壳体做100%RT或UT的要求。

如果真按照《GB 150-2011《压力容器》问题解答及算例》的说法,那么在GB151中就应该直接要求,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壳体,应做100%RT或UT。

为此,请教了一下GB/T151的编者之一,邹建东老师,邹老师的回答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的确,如果真要求内部检测,业主,专利商为啥要用固定管板的换热器,改成U型的浮头的,直接解决这个问题不好吗,需要设备专业来考虑这个问题吗?

能够内部检测当然好了,就像专家告诫,要荤素营养搭配,不要吃泡面,不健康一样。

问题是:“我都混到吃泡面了,我还在乎健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都用固定管板了,还考虑使用后内部检测?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整理一下结论:

1.《GB 150-2011《压力容器》问题解答及算例》中认为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壳程属于“有时需要进行内部检验,但因为结构无法进入容器内部。”,这种理解不符合长久以来的工程实践,也不符合业主以及专利商的预期。由于问题解答本身没有法律效应,设计和制造单位可以酌情考虑。

2. 如果真需要内部检测,应该首先考虑修改结构,而不是增加检测比例来补偿,原理上,增加检测比例,并不能弥补内部检测的需求。

3. 规范编制者可以考虑一下,明确谁有权力决定“使用后需要”?或者参考ASME,避开这个主观的判断,而采用UG-46的方法,规定如何开检查孔代替,使得规范更具有操作性。


欢迎关注公众号:VCAD001, 一个压力容器人的自我修养。



[color=rgba(0, 0, 0, 0.298)]阅读 251

在看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rgba(0, 0, 0, 0.498)][backcolor=rgba(0, 0, 0, 0.04)]写下你的留言








发表于 2020-2-24 08:05:0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多谢楼主分享,多谢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4 08:05:0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4 08:05:03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分享。下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6 05:32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