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4460|回复: 4
收起左侧

国内羰基合成品种的现状和沿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3 20:26:1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羰基合成品种的现状和沿革
laoguo
又请朱工对国内当下羰基合成产品品种做了统计,羰基合成产品分布见下图:
640 (2).png

其实除了这些品种之外,在1993年,抚顺洗化厂还引进壳牌钴-膦中压技术建成洗涤醇生产装置,规模为5万吨/年。据说由于产品销路,开开停停的,一段时间还用于生产高碳数增塑剂醇。据说后来装置停了,但只要装置没有拆除,产能还是存在的。

如此说来,国内羰基合成醛(醇)的品种发展至今也基本是全有(过)了。品种分布待另外评论,就品种变迁再啰嗦几句。
国内最初用发酵法生产少量丁醇。羰基合成技术开发是北京化工研究院在1958年建院初期开始的。最初用C6~C8烯烃制C7~C9醛,己建成中试。1964年开始以丙烯为原料制丁醛和丁辛醇。当然使用的是钴催化的高压羰基合成法,但完全是自主开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连续化模试起,开发过程全部是在文革动乱中进行的。院内小型中试完成后先是在山东淄博建成千吨级生产装置,用于生产丁醇。至文革未期的1974~1976年,在北京向阳化工厂(今燕化)建成万吨级丁辛醇生产装置并试车成功。这在国内大举引进国外技术之前所进行的自主开发石化技术中应属于成功案例之一。

在1980年代,国内引进低压羰基合成技术不久由化工部组织多单位共同开发乙烯低压法制丙醛及丙醇、丙酸的三丙项目,完成25000吨/年生产装置基础设计。后来成为齐鲁(奥诺)万吨级丙醛装置的设计基础。

只有丙醛和丁醛作为国内羰基合成品种的状态持续了很久,直到扬-巴、神华、茂名、榆林在近些年靠引进技术才又有了戊醛/2PH和异壬醇品种。国内羰基合成品种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日后的路途还长。



发表于 2020-7-13 20:26:19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3 20:26:19 显示全部楼层
还请楼主将几期内容合并在一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9 23:0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