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942|回复: 7
收起左侧

[原创] 变厚度的锥壳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 08:46:5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压长锥壳

压力容器中,有些锥壳非常长,加上压力比较大,如果整个锥壳都用一个厚度,那么显然是不经济的。

此时一般会将锥壳进行变厚度的分段设计
640
很多朋友很困惑,到底在哪里开始变厚度呢,需要不停试算,真烦人。

那么应该如何快速合理的设计一个变厚度的锥壳呢?


等强度梁的启发

若使梁各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都相等,并均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则称为等强度梁

等强度梁一般是变截面梁,其截面变化规律为W(x)=M(x )/[σ]

W (x) 为距梁端x处的抗弯截面模量;
M (x)为该处的弯矩;
[σ] 为许用正应力。

为了制造方便,常用直线形或阶梯形变截面梁代替理论上的等强度梁。

比如鱼腹梁
640

比如叠板弹簧
640

那么等强度梁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吗?



等强度锥壳

按照等强度梁的思路,考虑这个问题。

锥壳的应力最大主应力为周向薄膜应力,它和锥壳的直径成正比

假如锥壳远离不连续处,各处的周向薄膜应力相等。按照锥壳的计算公式,其等强度锥壳的厚度变化规律

t=PR/2Scosa。

如果不考虑大小端的不连续应力,按照这个公式得到的锥壳的应力处于等强度状态,材料利用率最高。

按理来说,锥壳的最佳外形应该是:

640


操作方法

假设需要设计一个锥壳,已知大端直径D,小端直径d,半顶角a。

1. 先计算锥壳大端直径所需要的厚度,或者说需要将应力值控制在S的厚度t1。如果可能,t1可以取大端加强的厚度(这样就不用额外做加强的部分锥壳。)

2. 将锥壳内表面母线延伸到与中心线相交的A点,然后连接壁厚的B点。AB的连线为等强度的轮廓线
640
3. 对锥壳进行分段,只要各段均包络红色的等强度线,那么锥壳就是安全的。

分段厚度越贴近等强度线,说明越经济
640


计算书怎么出

计算书怎么出呢?

如果是ASME很简单,直接在PVELite里分段建模,一次完成计算。

如果是在SW6中,中间各节均需要单独建模。

由于中间锥壳不存在大小端筒节,那么中间的各节锥壳在软件里如何输入呢?

特别是中间锥壳的小端需要加强时。

640
此节锥壳厚度,是否需要按照小端取值,计算输入厚度68,图上为68是不是合格呢?
640


答案是:

不需要考虑小端所需名义厚度!68mm即可。

中间锥壳的应力都带有一次应力性质,锥壳之间1:3削边相连,不连续应力很小,远远小于和筒体相连。所以只需要考虑锥壳本身的厚度就行了。

在GB150.3第5.6.3条也有解释,锥壳厚度只需要考虑大端就行了,小端无需考虑。

640

与筒体相连的大小端,则正常输入,程序提示该加强就加强。


总结

1. 对于高压长锥壳,通过绘制锥壳的等强度线,可视化且形象的优化锥壳厚度

2. 中间锥壳都是薄膜应力占主导地位,无需考虑软件里的大小端加强

3. 两端的锥壳按照正常锥壳计算,按照软件提示加强。

4. 分段综合考虑锥壳的拼接,板幅长宽,使得材料利用率最高。


往期精彩: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yuun 头上,yuun 赚了 4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发表于 2021-8-3 08:46:53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谢谢楼主的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 08:46:53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为您点赞——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 08:46:5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 08:46:53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发帖际遇]: huiju2010 乐于助人,帮助不愿意过马路的老奶奶过马路,奖励 5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 08:46:53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楼主厉害,生活阅历也很丰富,能举一反三,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 08:46:53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厉害
[发帖际遇]: ftecagan247 屌丝逆袭成功,获得白富美女神垂青,赚了 3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6 11:2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