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爬山游玩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吃完水果,随手就把果皮果核往山里一扔,还振振有词:“果皮果核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产物,能在野外降解,丢山里没毛病。”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虽说果皮果核在自然环境下有降解的可能,但山里可不是它们理想的“降解乐园”。山里的环境复杂多变,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因素都会对果皮果核的降解产生巨大影响,原本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可能几个月就能降解的果皮,在山里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久才能分解,并且山里的土壤质地也各不相同,有的土壤贫瘠、透气性差,微生物数量稀少,这也会让果皮果核的降解过程变得更加艰难。
水果在生长、采摘、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可能会沾染各种病菌和害虫,当把带有病菌和害虫的果皮果核丢弃在山里时,就相当于给这些有害生物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家”。它们会在果皮果核上繁殖生长,然后扩散到周围的植被中,引发各种病虫害,长此以往,山里的植被会受到严重破坏,许多依赖这些植物生存的动物也会失去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整个生态系统都会陷入危机。
在去山里游玩之前,可以准备一个便携式的垃圾袋,把自己吃完水果后产生的果皮果核都装进去。游玩结束后,把垃圾袋带下山,扔进垃圾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把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分开,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