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0
- 注册时间
- 2013-12-3
- 积分
- 0

|
为开发和推广蔬菜有机-无机专用复混肥,本文采用盆栽试验和~(15)N标记示踪技术探讨了化学氮肥用量对4种蔬菜(蕹菜、莴苣、小白菜、萝卜)产量、品质(硝酸盐、蛋白质、可溶性糖、粗纤维、维生素C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保证蔬菜高产、优质、低污染的前提下,权衡化学氮肥用量与蔬菜产量、品质和化学氮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4种蔬菜合理的化学氮肥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莴苣和小白菜叶片光合特性,C、N代谢关键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硝酸盐、亚硝酸盐、粗纤维及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 1.化学氮肥用量x(尿素千克/盆)与蔬菜产量(?)(千克/盆)之间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来表示:蕹菜,鲜重:(?)=-14816x~2+85.496x+0.0149;莴苣,鲜重:(?)=-25951x~2+175.23x+0.1042;小白菜,鲜重:(?)=-16647x~2+113.93x+0.0133;萝卜,鲜重:(?)=-41666x~2+225.75x+0.0311。4种蔬菜产量均随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化学氮肥用量后,产量反而下降。合理的化学氮肥用量能提高蔬菜的产量。 2.在一定的化学氮肥用量范围内蔬菜可食部分的Vc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化学氮肥用量后便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适宜的化学氮肥用量能提高蔬菜Vc含量,促进蔬菜蛋白质的合成与累积,增加蔬菜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蔬菜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延长蔬菜功能叶的功能期,增强蔬菜NR的活性,降低蔬菜硝酸盐的积累,改善蔬菜可食部分的内在品质与口感。 3.蔬菜植株总吸氮量随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植株~(15)N丰度含量也随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合理的施用化学氮肥,既可提高蔬菜对化学氮肥的吸收量,又能促进蔬菜植株吸取更多的土壤氮。化学氮肥在蔬菜土壤中的利用率、残留率和回收率随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损失率随化学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合理的化学氮肥用量既提高了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又降低了化学氮肥的损失率。 4.在保证蔬菜高产、优质、低污染的前提下,权衡化学氮肥用量与蔬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四种蔬菜合理的化学氮肥用量为,蕹菜:0.1400~0.1700 gN/kg土;莴苣;0.1750~0.2125 gN/kg土;小白菜:0.1750~0.2125 gN/kg土;萝卜;0.1260~0.1530 gN/kg土。 5.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提高莴苣和小白菜中、后期功能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与纯化肥处理和农民习惯施肥法处理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明显提高莴苣和小白菜中、后期功能叶中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6.有机-无机复混肥能较好的促进莴苣和小白菜的生长,提高莴苣和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莴苣和小白菜产量与农民习惯施肥法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纯化肥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明显提高莴苣和小白菜可食部分的Vc、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累积,维持粗纤维含量在适宜水平,明显地改善了蔬菜的营养与卫生品质。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莴苣和小白菜的纯收益和产投比最高,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7.与纯化肥处理和农民习惯施肥法处理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能提高莴苣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但对莴苣可食部分的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小白菜可食部分中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均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最高,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次之,纯化肥处理最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小白菜可食部分中的天冬氨酸、丙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最高,但与纯化肥处理和农民习惯施肥法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