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3402|回复: 0
收起左侧

HTRI方形管束 布管求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3 13:08:3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位高手知道HTRI方形管束布管,不知道是哪里设置的,求知道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3 14:39:00 显示全部楼层
-Tubes Geometry:定义换热管几何参数,有管型、管长、管外径(
OD,对低翅片管来说,输入光滑端的管
子外径)、管厚(
Wall thickness)、管间距(
pitch)、管排列角度(
Tube layout angle)、管程数
(Tubepasses)
和管子数(Tubecount)。对于
Design Mode,只需输入
Pitch和
Wall thickness,其他的数据有默认值或者可由
IST自行计算。


一般利用光滑管
(plain),当壳程流体的膜传热系数只有管程的
1/3时,需要采用低翅片管来强化传热
(Low-finned),这时
IST需要你输入翅片的几何参数。如果你利用低翅片管(
Low-finned)来冷凝,
要记住较高的翅片密度会影响冷凝持续力,这时
IST就会给出一个警告信息。通常低翅片管只适用
于污垢系数不大于
0.00017m2K/W的介质,且流体对翅片没有磨蚀作用。翅片的直径不应大于其基
管直径,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不使用高翅片管,但在套管式和多管式套管换热器中可以使用纵向高翅
片管。
.
平均管厚(thickness)是必须要输入的,对于低翅片管,输入光滑端管的壁厚。壁厚影响管侧流动面积,
按下拉键可以从壁厚数据库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壁厚。管厚需要设备专业进行确认。数据单位可以设
置为
BWG(Birmingham Wire Gage)。管厚一般选择
2.11mm。
.
管间距也是必须要输入的,有三个数据:
1.25、1.3333和
1.5,根据需要选择一个。
.
排列角度有
4个:30、45、60和
90度。其中
30度最常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大都是
30度布置(除
再沸器外);浮头式换热器多采用
30度和
60度排列方式;正方形(
90度)和旋转正方形(
45度)
布置形式用于壳侧为黏性流体的情况,适用于当进行机械清洗时需移动管束的情况。
45度多用于壳
程单相层流、易结垢、冷凝工况;
90度可使壳程气相更好逸出。
30°/60°排管:在相同壳体内比其他
排管方式可多排
15%管子,但壳程无法机械清洗。相同管心距和流量下,壳程传热膜系数(
h0)和

压降降低的顺序为:
30°>45°>60°>90°。要注意换热管的排列角度是由流过管子的流体决定的,而
不是完全由管束的定位方向决定。三角形布置有利于壳程物流的湍流;正方形和旋转正方形布置有
利于清洗。壳侧压降:
30°>45°>60°>90°。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4 21:3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