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9912|回复: 2
收起左侧

hysys中吸收塔塔径对效率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6 11:45:0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在做酸气(CO2、H2S)的脱出,发现吸收塔的直径对CO2、H2S的塔板效率有影响。
问题一:系统默认1.5米,不知道在该直径下计算出来的塔板数和效率与实际的差别有多大,能不能作为塔设计的依据。
问题二:如果改变塔径,则塔径是不是需要单独的计算?
发表于 2012-8-17 10:48:10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好,就把效率定在0.75,逐步减少塔板数量(一块一块的减,注意多做另存盘),到产品突然不合格时,再增加2快就可以了——塔盘数固定;这时再调整吸收液的量,逐渐减少,开始10吨、10吨的减,(及时多另存盘),产品不合格后,返回到减少最后一个10吨以前,再以1吨为单位的减,至到产品又不合格为止,将这时的吸收液量增加5~10%(产品处理量稳定增加5%;产品处理量不稳定增加10%),这时就算第一步调整好了,存两个不同的名字a&b。这时再调整效率就比较敏感了,可以用文件b反复体验一下。接下来,在hysys的utility一栏里进行塔的水力学计算,那里可以选填料塔或板式塔,一般填料塔计算出的直径要小一些,选了填料塔后,还要选填料的类型;若选了板式塔后,也要选塔盘的类型,如浮阀或筛孔之类的;在确定全塔按几段计算时(你这个题目可直接按1段定义),可以指定,也可让程序自动分段计算,他会按全塔的气液分布情况计算出不同的塔径(气液分布不均的精馏塔)板间距缺省——约609mm(24英寸)就行, .....。程序自动完成计算,看结果即可。存盘。祝你成功!你初次算塔一定要多做存盘,反复折腾越多越有好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3:47:26 显示全部楼层
在hysys中新建一个吸收塔后,不输入任何物料条件(必须有物流),打开塔的Rating页,就会看到直径Diameter为1.5米。此时没有任何可供计算的条件,这1.5米从何而来? 况且输入条件计算收敛后,如果没有人为修改,1.5米也不会变化。
所以,这个不是计算出来的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抛锚 成长值: 4625

发表于 2012-8-16 11:55:47 显示全部楼层
吸收效率是作为实验数据在软件里面的 所以实际的塔板数基本上就是理论板数  塔径是通过工具核算出来的 他是根据你的处理情况算出来的 你要是核算的话 是应该有点区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2:23:15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默认的1.5米,不是核算出了的。无论什么条件,它都是1.5米,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塔板效率是用1.5米的塔径作为参数进行计算的。

点评

是的,所有的塔径都是1.5m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19 15:09
塔径应该是根据你的气液相负荷算出来的,1.5m塔的效率应该不能直接用于实际的设计,0.1m的塔3m的塔效率肯定有区别,如果都按1.5m的去设计,肯定不合理啊。塔效率与操作条件、负荷、塔内件、物性等都有关系,这其中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16 12:35
发表于 2012-8-16 12:35:49 显示全部楼层

塔径应该是根据你的气液相负荷算出来的,1.5m塔的效率应该不能直接用于实际的设计,0.1m的塔3m的塔效率肯定有区别,如果都按1.5m的去设计,肯定不合理啊。塔效率与操作条件、负荷、塔内件、物性等都有关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塔径的因素。关于塔效率的问题,教材和好多资料中都有讨论的。建议楼主去翻翻书。
发表于 2012-8-16 14:58:00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hysys是不能精确计算出塔效率和板效率的。只有FRI(精馏研究协会)陈博士用英文Excel 编写的一款名字大概叫ICES的软件才能较精确的计算出塔效率和板效率(网上能搜到)。若一时不会用,可根据多人经验判断如下:用混合胺液吸收H2S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用同样的混合胺液吸收CO2推动力较小,效率较低;因此,瓶颈在吸收CO2(尤其天然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2),他决定了全塔的理论板数,在hysys的塔效率一栏中,你定义0.75是比较保险的,也是较切合实际生产。祝你顺利!
发表于 2012-8-16 15:04:28 显示全部楼层
hysys在utility一栏里才有他的水力学计算工具——塔径、板间距、开孔率、降液管面积......。你看的那个地方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5:49:01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如你所说,hysys必须定义塔板效率和点效率了。但组分点效率又定义多少呢?
发表于 2012-8-16 15:54:14 显示全部楼层
只在每一块板上定义一下效率就可!不要管组分的事。你看的那个地方(塔径)是动态时定义的地方,希望按我的指引去做。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6:14:40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不管直径咯。那组分效率也不管了。那最终净化气只要达标就行了。我还是很疑惑。
发表于 2012-8-16 16:31:46 显示全部楼层
吸收塔,多设塔盘数,多加吸收液,宜收敛;等收敛后,逐渐减少塔盘效率,多做另存,等到达到设计要求时,再去设计塔径。这时要想计算直径,再在hysys的utility一栏里才有塔的水力学计算,那里可以计算直径,板间距之类的 .....。希望多试几遍,一定会有提高。

点评

说的很好,学习一下,哈哈~  发表于 2012-8-19 15:13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0 收起 理由
hetianbiao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6:42:25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胺液包的计算是这样的,当然也是软件中文说明里说的:必须有塔径,然后计算组分(co2、H2S)的板效率,然后才能计算理论板数和产品的物性。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6:45:04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中油奥特D:\Backup\我的文档\My Pictures\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6:48:20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看看中油奥特关于胺液包的描述
发表于 2012-8-17 11: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效率低了,吸收就差,产品不易合格,要么增加吸收液量(循环量增加,塔径就要增加,操作费用和投资也增加);要么增加塔盘数,塔会增高,基础、壁厚(动态稳定性)等都要增加,检修不方便,......,总投资增加。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1:33:29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按你的方法把塔调通后,把效率改为1之后,和0.75的计算结果一样的。疑惑。
发表于 2012-8-19 12:00:05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塔盘数太多、液胺循环量太大、对产品质量要求低的缘故,尤其产品中要求CO2、H2S的含量均在2~5PPm时,应该很明显才对!你想:0.75与1.0就是去掉1/4的塔盘,产品还合格?!说明什么!此收敛要求的塔高(总塔盘数)、液胺循环量、产品质量太宽泛了、太宽泛了!!!还是让你的审、校人帮你看一下吧,或许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旁观者清)当然,也有可能是你的hysys出了问题了。
发表于 2012-8-19 15:09:45 显示全部楼层
hquanzhong 发表于 2012-8-16 12:23
系统默认的1.5米,不是核算出了的。无论什么条件,它都是1.5米,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塔板效率是用1.5米的塔 ...

是的,所有的塔径都是1.5m

点评

首先谢谢你的评分。我还是要再次说一下,你俩看的那个地方(塔径)是要做动态时定义的地方(缺省值1.5M),不能在这里看 ,应该到utilities里面去找,在那里设置计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0 09:42
发表于 2012-8-20 09:42:10 显示全部楼层
hetianbiao 发表于 2012-8-19 15:09
是的,所有的塔径都是1.5m

首先谢谢你的评分。我还是要再次说一下,你俩看的那个地方(塔径)是要做动态时定义的地方(缺省值1.5M),不能在这里看
,应该到utilities里面去找,在那里设置计算。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7 07:57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