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南昌市民秦女士来电询问:我最近想买某楼盘一套新房,但是这个楼盘之前是个化工厂,我很担心小区的土壤有毒,会对以后居住产生不良影响,想问一下,我的担忧有没有道理?
在建的住宅至少经过两轮环评
记者咨询南昌市环保局得知,国家规定项目在规划和建设之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块在出让之前可能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土地出让后评估又不合格,这样一来项目的正常建设就不能开展,因此本着对建设单位和广大市民的负责态度,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套“土地环境预评价制度”,制度规定,在土地划入土地储备中心之前,先要通过环保部门的土地环境预评价,环保部门会邀请具有甲级资质的环境评估单位对地块及周边的土壤、空气、水质等进行测评,在测评合格后地块再对外拍卖。
据了解,在建的住宅项目一般经过了至少两轮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有符合相关环境标准之后才会出售。
购房者不必担心不良影响
南昌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一位教授表示,通常土壤必须经过检测,达到环保标准之后才可以转化成房地产用地,购房者基本不用担心会对其居住产生不良影响。
那些准备出售用作住宅开发的地块,除了对地块本身进行土地预评估外,还要对周边环境也进行测评,如果周边存在一些高污染的企业,会影响到未来居民的居住安全,那么地块在周边污染企业搬离之前也是不被允许拍卖的。
机场用地的土壤污染不大,冶金企业可能有重金属污染,化工企业则是有机污染物的比重比较大,一些企业如果防污设施不好,经过常年的生产,污染物就可能渗透进工厂的土壤里,造成土壤污染。一般这些高污染企业在搬迁之后,环保部门会对这类地块进行测评,了解土壤或水质受污染的程度,检验出污染源,然后进行针对性处理,或更改土地用途,或进行污染土壤修复,或空置。
不同情况的土地污染会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处理,目前土壤修复的方式主要有: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部分污染源单一且污染不是特别严重的土壤,通常会采用生物修复中的植物修复,例如一些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会栽种某些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吸收土壤里面的有害金属,但这些植物均不可食用。这种修复方式也是目前最常使用的,但是其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2年以上,最长的可能达到数十年。
所谓物理修复通常是指更换地块表层土壤,这种修复方式成本比较高,而且受污染土壤的安置也是一个难题。
化学修复通常针对一些有机物或重金属的土壤污染问题,通过水溶液的冲洗将污染物溶解在液体中,然后通过沟渠流出,这类土壤修复方式因为要投入大量化学溶剂,所以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产生二次污染。
土壤修复产业或成为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工作,虽然当前污染土壤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工作的资金一般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和开发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增值必然会刺激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从国外的相关报道可以了解到,在环境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占整个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30%至50%,所以在未来,土壤修复产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资料:防静电资讯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