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7541|回复: 60
收起左侧

评三井杯全国总决赛评分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三井杯全国总决赛评审和整个评分取值不能说有什么进步,全部的分数都要计算,而且要计算学生的评分,学生占25%,只能说有点儿倒退,可是没有办法,比起2011年以前应该说是有进步的,但是比起2012年来说,只能说这个竞赛的前景堪忧。
我在出发前曾经说今年评委会争取一言不发,但是最后仍然忍不住放了几炮,可是我是真的希望这个竞赛能够更良好的发展,而不是某些人自以为的良性发展,学生们仍然参与评分,但是我要问,学生有没有资格评分,学生又愿不愿意评分呢?他们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有些人说这是为了展示这个竞赛“不是几个评委说了算的事情,即使把评委都去掉,也不能去掉学生的评分”,我不想过多解释,只想说,如果我是参赛队员,第一个上台的话,我可以评阅其他的队伍,但是如果我是最后一个上台,我怎么可能有时间有精力去听呢?每个参赛队员都是念念有词,一直都在努力地做准备,哪有时间听其他的队伍是怎么讲的,如果没有时间听,哪又是如何来的评分呢?出心是好的,但是我们是否问过学生,他们愿不愿意评分,如果自己的评分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又怎么期望其他的人的评分客观呢?但是评委不一样,评委就是坐在那里专门提问和提高学生的认知的,评委都去掉也不能去掉学生评分的逻辑是什么样的逻辑不言而喻!~这是为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还是给学生增加负担,我想大家都能够听明白!
第二种说法是学生评了分就知道了评分的辛苦,就会体谅评委,就能够不再去查分了,也不会去找评委的麻烦了,因为找评委的时候可以先让他看看自己的评分是否公平,这又是什么逻辑?学生不能客观评分,所以评委也就跟着不能客观评分? 一个工作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化工学者跟一个刚刚学习了两三年,甚至是专业课还没有学完的学生放在一起说客观评分?如果学生自己能够评价自己,那干脆我们教师都下岗算了,还要我们这些大学教师干啥?
不想过多的评论这些无聊的事情,但是确实一个竞赛如果想良好的长期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公平,并且相对固定的制度,而不是某些人的家长作风,以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所有的参赛师生!
在竞赛初期,确实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有人坚持,但是竞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这种坚持就需要更多的包容和汲取各种精华!这个和那些家族式的中小型企业是一样的,最终家族企业都需要转入职业经理人来进行管理,不然早晚走进死胡同!

这是这次三井杯全国总决赛上我的一些体会,也欢迎有经历的师生批评!

评分

参与人数 7韶华币 +64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2
轩尼诗兑白开水 + 5 同意您的观点
linsy41 + 5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晴明月 + 20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doding + 10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Wordsworth + 2
Horse + 20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圣经持有者 发表于 2013-9-4 10:39
这个竞赛确实是一个培养自身本来的好地方,通过参赛,自己也学习了很多,通过评分也了解了别人的设计理念 ...

首先要说,这个竞赛没有奖金,开始的时候有过,只是一点点儿,最高也就是2000元,现在国赛一点儿都没有,今年我承办了西南赛区的竞赛,拉到了一点儿赞助,但是主要是支付竞赛的花费和评审费,许多教师在其学校做这个事情都是全部义务劳动,没有一点奖励,也没有任何鼓励,更不能作为评职称的一项。教师其实是最辛苦的!因此西南赛区今年还是先保证教师的评审费。学生的奖励很少的,有些赛区根本就没有钱,只发了一张奖状!~你说得这些不是真实的说法哈!~其实很多人经历之后,又是参赛三年之后、五年之后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是这个竞赛为他们进入设计单位指明了道路!
我第一届指导的学生,2009年的十个学生,有7人在设计单位工作,都是这个竞赛给的机会,因为原来的时候我们这种小学校根本不可能进入设计院工作的,不仅仅是校名,而且实力也确实不济!2009年参赛后直接改观,后来的4届学生陆续有40人是做设计相关的工作。而且找工作的时候把作品往那里一放,马上签约,很多单位非常认可,直接要参加过三井杯的学生!
还有一点儿是大家不能够想到的,已经有2个同学通过三井杯结识了女友和男友,而且都已经结婚了!~我这边是一个女生找了东北一个学校的男生,已经结婚;还有一个是男生是与参加竞赛的学生在北京恋爱,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彼此参加过竞赛,后来知道了之后,这个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话题,而且他们发现,都认识我,一个是我的学生,一个是竞赛上认识,O(∩_∩)O~

点评

比赛到了这种程度,真的不再是什么奖项的问题,比赛的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进行了一场设计工作总体流程的科普,能让学化学的学生真正的有机会了解化工设计这个事情...  发表于 2013-9-8 12:38
最后一点特别赞同,我们学校连续两年出现这事了,要解决单身问题,那就来参加三井吧,哈哈~(纯属娱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8 00:14
不顶受不了呀,我也是感觉对学生很好。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获得他们需要的  发表于 2013-9-4 21:07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2 收起 理由
Wordsworth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圣经持有者 发表于 2013-9-4 22:05
回到起点,也给我们科普一下竞赛这几年的评分制度变化。

简单总结:
2009、2010年的时候是20个晋级全国赛的队伍拉通了评审,要答辩1天半的时间,然后每个学校派一名评委,不回避自己的学校,学生团队也评分,也不回避自己,然后外加1-2名企业或者设计院评委,最后的成绩是教师评委占50%,学生评分占50%。教师评委的分数基本上不作数,因为学生评委们实在是太厉害了,给自己99,给对方60分。(1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和14个二等奖)
2011年是这个问题的大爆发,36支队伍分成了4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出线2支队伍,那一年是在重庆,然后重庆大学作为主办方被两个黑手,两个黑色的学校的师生联手给挤出了小组前二,只获得第三,当时定的是3个特等奖和5个一等奖,不得不连夜开会,增加了4个一等奖指标,东道主也只能饮恨接受现实!然后那一年的评分国赛网上是有的,非常离谱,这两个学校给自己和对方的分数是98、99,给重庆大学是81,貌似分数不低了,但是两个人这样互抬,最后的结果是,他俩的评分直接左右了大盘。当然这还不是最气人的,还有学校的学生给其他队伍的评分是零分,而且坚持这样评分,还有36分的,还有给自己99分,其他所有的高校都是60-70分的,人性的乖张、无耻全部暴漏无疑,那天竞赛后我非常气愤,后来有学生过来跟我说“老师,您不要生气,我们老师说了,你们最起码要比***学院强”,但是他们不是考了实力,而是靠了胡乱打分,我要求学生对于其他队伍的分数从75或者80起平,然后到95都可以,不能太低了,都已经是国赛了,区赛都已经经历过了,怎么可能还是不及格呢!但是人家是从40、50起平,甚至是零分起平!
还有就是评委们也是让我大跌眼镜,至今我都记得哪些评委是这样丧尽自己的人格的,喜欢自己的学生无可厚非,但是其他所有的队都是打击对象这是不对的!这也促成了2012年在青岛的推磨评审,A组参赛队的教师评委评B组参赛队作品,B组评C组,C组评D组,而且2012年推行了去掉最高最低,小组赛去掉2个最高2个最低,第二天的决赛去掉4个最高4个最低,这是我所在的西南赛区提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
而今年扩容到了48支队伍,历史的车轮不是前进,而是倒退,推磨评审竟然是互评,竟然有学校的评委老师直接过来跟我说“听说你说我们的作品有抄袭,我敢以人格保证,没有抄袭………………”我评的那个作品自己计算的结果和图纸么有任何相对应的地方,学生自己都说了,他们是找了张图纸充数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他们的老师竟然指天发誓,我当场就晕倒了!
推磨评审如果A组评审B组,B组评审A组,那么就可能造成恶性评分,比如我是A组评委,在评B组,然后有个队伍第一个出场,我的队伍是在A组最后一个出场,那么我评审的时候言辞略微激烈了点儿,或者对作品提出了质疑,那么这个队伍的老师知道了,然后就故意挑刺,最后简直是刁难我的学生,就无法做出争取的判断了,所以推磨首先是A评B,B评C,C评D,D评A这样没有任何的冲突,评委独立判断!才是比较公平的,而今年又是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委评分不去最高最低,直接加和成总分计算,可以说,教师评委的分数屁用都没有,都是学生评分起到了颠覆性作用,我不好说什么了,如果他们可以评分,甚至可以左右分数,他们就不用上大学了,他们直接找工作岂不是更好,如果让他们以不好的作品得到了成绩,得到了奖项,最后离送他们进监狱就不远了,因为他们一旦获得了非正常的所得,就会沾沾自喜,就会不知所以,我在高校工作,企业兼职也有几年了企业里抓的几个人都是从50元贪占开始,最后发展到十万甚至几十万,大赛恰恰是培养了一伙小团伙,比如华东是10个学校,就互相勾结,华北是9个学校,所以也互相抬分,我今年在西南赛区就是直接让学生评“最受学生欢迎奖”,结果如何不管,反正只是个单项奖,让他们既感受了评分的难处,又不影响好作品的出现!

不好意思,一会儿要开会,空了再来普及!

点评

一直和论坛的同学们交流的是技术的问题,真的没有考虑到这些幕后的一些问题。 也许只是一个比赛而已,但是很多的东西真的超出了比赛的范围。。 没法去评论太多,,,有点心寒、、、、、、 希望参与的同学能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7 11:01

评分

参与人数 2韶华币 +7 收起 理由
晴明月 + 5 说得很对啊
Wordsworth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渐近线7 发表于 2013-9-4 11:22
其实吴嘉老师还有第三种说法:一、学生做的同一个主题,他们最了解作品好坏;二、学生和老师应该是平等的。 ...

对头,谢谢补充!
确实有第三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过于勉强,其实我在评审时为什么比较细致,就是非常了解他们的作品,我的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找我,我就记下了所有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我们想尽办法解决了,那么在评审时我就去找这些个地方,看看其他团队是否解决了,一下子就了然了!
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太清楚,如果他们有这么强的自我检查能力,那么我们这些大学教师真的可以下岗了!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叶圣陶论教育说“教是为了不教”,当然这不矛盾,其实作品最难找出问题的就是自己,最容易找出问题的就是找出别人的问题,而往往容易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长处。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就只用作品比作品本身,就是按照学生选择的工艺流程比他的ASPEN,如果没问题那就OK,然后再用ASPEN比对他的设备设计,如果没问题也是OK,然后再用设备设计数据比对图纸,如果对的上也是OK。
我从不过多的比较这个作品和其他作品的计算,首先是自己跟自己不能出错,然后才是跟其他作品相比你多做了哪些,哪些又是你思考比较周全的地方,然后给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说一句,我非常同意楼主的看法,首先我是华北的,没有参加全国总决赛,我也不同意学生参与评分这个事情,从水平和能力来讲,学生都没有资格来参与评分(我也是一名学生),虽然有些人说这样对学生有好处,而且比重减少了;但我想说的是我不知道这样对学生有什么好处,难道参与评分他们就会对别人的作品了解更多?就会知道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我想不然,虽然比重少了,但25%也不是很少,而且学生人数肯定要比评委人数多很多,所以这样学生的评分依然不受老师评分的影响,依然可以左右大局。就像我们华北决赛一样,有两所学校相互抬分(分数已公布,想必是谁我也不用多说),虽然仅有两所学校,但依然对作品的分数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最后内蒙古的一个老师直接说明年不再参加。而且比赛还有严重的名校效应和所谓的东道主效应(我觉得不应该),如果这样的话对整个平台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我真心希望主办方能好好考虑清楚这个比赛的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是想让大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有一个好的发展,对化工设计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那么我想在制度方面真需要改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韶华币 +22 收起 理由
Wordsworth + 2
Horse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渐近线7 发表于 2013-9-4 11:11
非常同意楼主看法,一个比赛连自身的公平都保证不了,怎么能把人培养好。

是啊,评分制度很重要,我就是希望竞赛能够有一个公平的环境!~首先是我们这些竞赛指导者和参与者,我们这些教师需要考虑和努力做好的事情!
今年在全国赛上为了争这个事情,现在嗓子还是哑的,而且还有点儿咳嗽,我是尽力了的,O(∩_∩)O~

点评

希望楼主能为比赛的公平多吼吼哈,三年前参加到华东赛为止,还是留下了一些负面的印象。当然,其实学到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21:3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很对,学生自己评分,确实不应该!有时候想想如果这个比赛假如能办到第二十届的时候又会是啥样的形式了

点评

这是我的期望,我是从第三届,也就是从邀请赛变成全国比赛之后就开始参加的,而且是连续五届都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对于竞赛有特殊的感情,所以要求非常严格,期望值也很高! 对于学生评分其实大家都是有公论的,但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3 1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华歆 发表于 2013-9-3 13:16
您说的很对,学生自己评分,确实不应该!有时候想想如果这个比赛假如能办到第二十届的时候又会是啥样的形式 ...

这是我的期望,我是从第三届,也就是从邀请赛变成全国比赛之后就开始参加的,而且是连续五届都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对于竞赛有特殊的感情,所以要求非常严格,期望值也很高!
对于学生评分其实大家都是有公论的,但是因为竞赛发起者的一个坚持,就成了这样,当然竞赛发起者的坚持我也可以理解,他是为了学生好,但是我们不能打着为了学生好就随便破坏公平,而且学生也不买账,他们也不想评分,这是矛盾的症结所在!~

点评

说实在的,我觉得做这些措施还是组委会怕“名校效应”吧,玩到最后没人玩了那就确实糟糕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3 16:38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2 收起 理由
Wordsworth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ssyandmltcdj 发表于 2013-9-3 14:08
这是我的期望,我是从第三届,也就是从邀请赛变成全国比赛之后就开始参加的,而且是连续五届都参加了全国 ...

说实在的,我觉得做这些措施还是组委会怕“名校效应”吧,玩到最后没人玩了那就确实糟糕了

点评

如果这个竞赛是个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那么就不用也不需要担心没人玩,如果只是个发奖的平台,没事扯淡玩儿,那就是再多的打招呼最后也只能沦为鸡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0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膜拜的份。。。{:1106_362:}

点评

这个竞赛确实是一个培养自身本来的好地方,通过参赛,自己也学习了很多,通过评分也了解了别人的设计理念和思路,相比于闭门造车,效果更好。但竞赛现在还没达到培养人才的地步,感觉还处于巩固、扩大的阶段,毕竟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10:39
O(∩_∩)O谢谢!~也不用膜拜,只要认真做事情,每个事情其实是想通的,只要认真做过就OK~\(≧▽≦)/~啦啦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华歆 发表于 2013-9-3 16:38
说实在的,我觉得做这些措施还是组委会怕“名校效应”吧,玩到最后没人玩了那就确实糟糕了

如果这个竞赛是个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那么就不用也不需要担心没人玩,如果只是个发奖的平台,没事扯淡玩儿,那就是再多的打招呼最后也只能沦为鸡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卓越2011 发表于 2013-9-3 21:46
只有膜拜的份。。。

O(∩_∩)O谢谢!~也不用膜拜,只要认真做事情,每个事情其实是想通的,只要认真做过就OK~\(≧▽≦)/~啦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卓越2011 发表于 2013-9-3 21:46
只有膜拜的份。。。

这个竞赛确实是一个培养自身本来的好地方,通过参赛,自己也学习了很多,通过评分也了解了别人的设计理念和思路,相比于闭门造车,效果更好。但竞赛现在还没达到培养人才的地步,感觉还处于巩固、扩大的阶段,毕竟很多学校是冲着奖金去的(交流中得知),设想如果不给这些,还有多少人愿意参加?没人参与的竞赛,又有何意义?

点评

首先要说,这个竞赛没有奖金,开始的时候有过,只是一点点儿,最高也就是2000元,现在国赛一点儿都没有,今年我承办了西南赛区的竞赛,拉到了一点儿赞助,但是主要是支付竞赛的花费和评审费,许多教师在其学校做这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楼主看法,一个比赛连自身的公平都保证不了,怎么能把人培养好。

点评

有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5 11:21
是啊,评分制度很重要,我就是希望竞赛能够有一个公平的环境!~首先是我们这些竞赛指导者和参与者,我们这些教师需要考虑和努力做好的事情! 今年在全国赛上为了争这个事情,现在嗓子还是哑的,而且还有点儿咳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吴嘉老师还有第三种说法:一、学生做的同一个主题,他们最了解作品好坏;二、学生和老师应该是平等的。
但能否了解其他作品的好坏和能否客观公正地给出分数,跟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和个人修养有关,同一个主题只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而平等的概念并不应该用于知识范畴,因为大家本来的高度就不一样,得到的权利自然不一样。
学生打分的弊病在初赛尤为明显。

点评

对头,谢谢补充! 确实有第三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过于勉强,其实我在评审时为什么比较细致,就是非常了解他们的作品,我的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找我,我就记下了所有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我们想尽办法解决了,那么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4 2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ssyandmltcdj 发表于 2013-9-4 20:44
是啊,评分制度很重要,我就是希望竞赛能够有一个公平的环境!~首先是我们这些竞赛指导者和参与者,我们 ...

希望楼主能为比赛的公平多吼吼哈,三年前参加到华东赛为止,还是留下了一些负面的印象。当然,其实学到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起点,也给我们科普一下竞赛这几年的评分制度变化。

点评

简单总结: 2009、2010年的时候是20个晋级全国赛的队伍拉通了评审,要答辩1天半的时间,然后每个学校派一名评委,不回避自己的学校,学生团队也评分,也不回避自己,然后外加1-2名企业或者设计院评委,最后的成绩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5 0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往年的没经历过,表示不知道,就今年的而言:
   评委方面:分8组,A、B、C、D、E、F、G、H。第一轮AB、CD、EF、GH互评,第二轮分四组,由第一轮的AB评CD,EF评GH。这种评法感觉挺不错,同一所学校的老师不会评自己的学生,别的学校老师评这所学校学生的作品也不会被这所学校老师得知。对于评分范围,貌似有最低分和最高分控制。当然,这种控分手段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相比,孰优孰劣我也不好说。
   对于学生评分,还得看评分人的自身素养,恶意评分确实存在,至于相互勾结恶意打压,情节确实严重。学生是否该参与评分,我认为应该,这确实对学生自身有益。如何维护学生参与后评分的公平,关键是控制学生评分所占比例。这个比例是多少,或许得经过几届的探索(从以往几届的评分机制,可以看出学生评分比例已经从50%降到25%了)。另外,今年的比赛也采取了保护措施吧,对学生的评分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如不低于多少分;还有学生的评分各个队长都能看到(至于这种评分的透明性是否有助于改善恶意评分现象,只能由时间去决定)。当然,能加上去掉最高、低分也不错。

点评

25%也没有意义,有些学校的评分显然是经过有人策划的,比如今年要求起评分是35分,学生评分部分总分只有50分,要求是从35到45。 但是某些学校给其他学校的评分是35-37分。 然后对方给他的评分可能是40-45分,这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6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渐近线7 发表于 2013-9-4 11:11
非常同意楼主看法,一个比赛连自身的公平都保证不了,怎么能把人培养好。

有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 12:47:50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1 00:00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