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三井杯全国总决赛评审和整个评分取值不能说有什么进步,全部的分数都要计算,而且要计算学生的评分,学生占25%,只能说有点儿倒退,可是没有办法,比起2011年以前应该说是有进步的,但是比起2012年来说,只能说这个竞赛的前景堪忧。
我在出发前曾经说今年评委会争取一言不发,但是最后仍然忍不住放了几炮,可是我是真的希望这个竞赛能够更良好的发展,而不是某些人自以为的良性发展,学生们仍然参与评分,但是我要问,学生有没有资格评分,学生又愿不愿意评分呢?他们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有些人说这是为了展示这个竞赛“不是几个评委说了算的事情,即使把评委都去掉,也不能去掉学生的评分”,我不想过多解释,只想说,如果我是参赛队员,第一个上台的话,我可以评阅其他的队伍,但是如果我是最后一个上台,我怎么可能有时间有精力去听呢?每个参赛队员都是念念有词,一直都在努力地做准备,哪有时间听其他的队伍是怎么讲的,如果没有时间听,哪又是如何来的评分呢?出心是好的,但是我们是否问过学生,他们愿不愿意评分,如果自己的评分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又怎么期望其他的人的评分客观呢?但是评委不一样,评委就是坐在那里专门提问和提高学生的认知的,评委都去掉也不能去掉学生评分的逻辑是什么样的逻辑不言而喻!~这是为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还是给学生增加负担,我想大家都能够听明白!
第二种说法是学生评了分就知道了评分的辛苦,就会体谅评委,就能够不再去查分了,也不会去找评委的麻烦了,因为找评委的时候可以先让他看看自己的评分是否公平,这又是什么逻辑?学生不能客观评分,所以评委也就跟着不能客观评分? 一个工作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化工学者跟一个刚刚学习了两三年,甚至是专业课还没有学完的学生放在一起说客观评分?如果学生自己能够评价自己,那干脆我们教师都下岗算了,还要我们这些大学教师干啥?
不想过多的评论这些无聊的事情,但是确实一个竞赛如果想良好的长期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公平,并且相对固定的制度,而不是某些人的家长作风,以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所有的参赛师生!
在竞赛初期,确实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有人坚持,但是竞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这种坚持就需要更多的包容和汲取各种精华!这个和那些家族式的中小型企业是一样的,最终家族企业都需要转入职业经理人来进行管理,不然早晚走进死胡同!
这是这次三井杯全国总决赛上我的一些体会,也欢迎有经历的师生批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