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刚开始也是这样,得慢慢的摸索,当然,我觉得这个还是要有实际模拟经验的人带着才行,否则遇到各种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例如除了进料数据也许可以跟模拟值保持一致外,其它的绝大多数模拟的数据总是会跟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偏差值,如何去分析和判断便是一个问题;再例如开展一个模拟项目是需要跟厂方保持一定的联系才行,缺什么数据就补什么数据,有时候还需要专门下去进行实测取数;再比如拿到的厂方提供的资料也不一定是现运行中的装置数据,也许标定值是N年以前的了,或者更糟糕的是你拿到的PID或PFD图纸是当时的设计图纸,现运行的装置却是经过N次改造后的,那更应该要保证图纸及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了;而且就搭建一个装置模型来言,一个塔,你可以用一个模型来搭建,有时却需要几个模块组合来搭建,实际装置跟模拟的模型并不一定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还有你说到的循环问题,这个确实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且大部分的实际流程都会涉及到循环物流,怎么处理,这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断开赋初值再闭合这么简单的,哪种错误形式采用哪种解决策略也是要知道的,有时候就是数学问题而已,流程本身并无问题了,但你得知道何时是这种情况。当然,最令人头疼的还有反应器,对于实际装置的反应器,有时使用模拟软件本身自带的模块确实够呛,这时又得另寻他路了,是要单买一个反应器模型呢还是使用FORTRAN等语言照着文献自己去编译一个呢,也是要考虑到的。
总之,看完一两本模拟软件的书也许只能让我们对软件了解的更多更全,对一些原理知识了解的更深刻,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确实是还差点。我想,如果你能接触到一个实际的项目,能从头参与到交付,跟着那些有着实际模拟经验的老大们混,那你的这些问题也就一一解决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