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楼主: mwchit
收起左侧

【讨论贴】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woshimarque 发表于 2014-10-18 08:58
CAESAR iI 专家,能不能开个q群?方便交流啊。

好的    我开了一个群   欢迎大家加入共同讨论。337136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wchit 于 2014-10-19 22:32 编辑

开了一个管道应力交流群,欢迎大家加入,共同探讨。337136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hello0707 发表于 2014-10-17 15:45
膨胀节两端固定支架的位置怎么确定~?

请详细描述问题,这样太笼统。最好是有个具体的案例,才好讲。附件添加了膨胀节应用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膨胀节-应用指南.pdf

933.73 KB, 下载次数: 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N膨胀弯的臂长计算方法有没   能否给讲讲  谢谢啦

点评

有一个图表法,洛阳院的内部资料上写的。还有一些关于管道应力计算的书上也有这个图表法。虽然简单,但是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大直径管道无法计算,好像是到Dn600,再大就没有数据了,而且对于立体的膨胀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08:54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mwchit + 5 积极发表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phoevana 发表于 2014-10-17 12:48
有一根管子,一部分是厂家算的,一部分自己算,厂家提供了计算书,应该怎么样算自己的部分,是把分界节点的 ...

我们一般做成固定点计算,明确分成相互不影响的两个管系,尽可能将各自管系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mwchit + 5 支持论坛发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mwchit 发表于 2014-10-19 22:09
关于π型弯的问题。请看附件中的图片。在这里统一解决。这是一个典型的膨胀弯。黑色是冷态的管型,红色是热 ...

尽量将π型弯放置在两个固定点中间,π型弯距离一段固定点过近后,吸收热位移量会急剧减小直至近似无效。

点评

对!规划管道时尽量将派型弯补偿均匀布置,这样可以减小每个固定点的轴向力,理论上完全等距布置的话,轴向力是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09:15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mwchit + 5 同意您的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青木老贼 发表于 2014-10-20 07:53
N膨胀弯的臂长计算方法有没   能否给讲讲  谢谢啦

有一个图表法,洛阳院的内部资料上写的。还有一些关于管道应力计算的书上也有这个图表法。虽然简单,但是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大直径管道无法计算,好像是到Dn600,再大就没有数据了,而且对于立体的膨胀弯(有立管)更是无法考究。所以我一般是用软件计算。

点评

楼主大哥 计算这个一般用什么软件 自己编 我们都是手算 然后和手册对比一下 老是感觉心里没底气 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1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bluebbs39 发表于 2014-10-20 08:52
尽量将π型弯放置在两个固定点中间,π型弯距离一段固定点过近后,吸收热位移量会急剧减小直至近似无效。

对!规划管道时尽量将派型弯补偿均匀布置,这样可以减小每个固定点的轴向力,理论上完全等距布置的话,轴向力是零。

点评

请教个问题,对于膨胀节需要的中间固定架是如何理解的?看书也觉得不能太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mwchit 发表于 2014-10-20 09:15
对!规划管道时尽量将派型弯补偿均匀布置,这样可以减小每个固定点的轴向力,理论上完全等距布置的话,轴 ...

请教个问题,对于膨胀节需要的中间固定架是如何理解的?看书也觉得不能太理解

点评

中间固定架与主固定架的区别,主要是一个是不需要承受压力推力或者说承受两侧的压力推力(有可能抵消一部分,所以现场不需要做的很大),一个是需要承受单侧的压力推力(一般力较大,反映在现场,就是要做大管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14:53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mwchit + 5 积极发表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mwchit 发表于 2014-10-20 08:54
有一个图表法,洛阳院的内部资料上写的。还有一些关于管道应力计算的书上也有这个图表法。虽然简单,但是 ...

楼主大哥 计算这个一般用什么软件 自己编  我们都是手算 然后和手册对比一下  老是感觉心里没底气  呵呵

点评

CII,autopipe或任意一款计算管道应力的软件都可以。这个不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14:51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mwchit + 5 积极发表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青木老贼 发表于 2014-10-20 11:17
楼主大哥 计算这个一般用什么软件 自己编  我们都是手算 然后和手册对比一下  老是感觉心里没底气  呵呵

CII,autopipe或任意一款计算管道应力的软件都可以。这个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bluebbs39 发表于 2014-10-20 10:17
请教个问题,对于膨胀节需要的中间固定架是如何理解的?看书也觉得不能太理解

中间固定架与主固定架的区别,主要是一个是不需要承受压力推力或者说承受两侧的压力推力(有可能抵消一部分,所以现场不需要做的很大),一个是需要承受单侧的压力推力(一般力较大,反映在现场,就是要做大管墩)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bluebbs39 + 5 非常给力的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个问题,一根很长的管段,能不能以某一个固定点为界分开进行应力计算,这样影响大吗,主要是哪方便的,多多指教

点评

当然可以!不仅仅是可以!而且必须这么做。原因如下: 1)为了计算方便,没有哪个人会把一个很大的管系放在一个模型里面计算,工作量太大,而且没有必要。 2)为了管系的稳定性,模型里面增设固定点也就相当于现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2 20:06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mwchit + 5 积极发表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要求楼主跟大家YY分享

点评

在单位不太方便啊!有机会的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2 20:14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5 收起 理由
mwchit + 5 积极发表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讓大家增長見聞,感謝樓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fei272 发表于 2014-10-21 12:36
请教个问题,一根很长的管段,能不能以某一个固定点为界分开进行应力计算,这样影响大吗,主要是哪方便的, ...

当然可以!不仅仅是可以!而且必须这么做。原因如下:
1)为了计算方便,没有哪个人会把一个很大的管系放在一个模型里面计算,工作量太大,而且没有必要。
2)为了管系的稳定性,模型里面增设固定点也就相当于现场多几个固定架,这无疑对整个管系来说更加稳定,或者说固有频率更大,不容易发生振动。把一个很大的管系分成若干个小管系,是一名应力工程师必须要掌握的。
欢迎补充!

点评

再请教下,分开算的话,分界处的受力和位移会不会有变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3 1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 发表于 2014-10-21 15:14
强烈要求楼主跟大家YY分享

在单位不太方便啊!有机会的吧。{:1106_3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LZ,请教一个问题。我在做一个往复压缩机的动态模拟。现在的情况是:静态模拟已经都通过了;模态分析也找出了固有频率;现在接下来的工作就是 谐波分析,可是我不知道谐波分析中的起始频率如何确定,是不是就是激震频率?谐波力如何确定?{:1106_399:}

点评

这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问题,请问你做往复压缩机的动态模拟,做声学分析了吗?单单靠CAESARII是做不了压缩机脉动分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3 10:38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 收起 理由
mwchit + 1 积极发表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woshimarque 发表于 2014-10-23 10:31
LZ,请教一个问题。我在做一个往复压缩机的动态模拟。现在的情况是:静态模拟已经都通过了;模态分析也找出 ...

这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问题,请问你做往复压缩机的动态模拟,做声学分析了吗?单单靠CAESARII是做不了压缩机脉动分析的。

点评

做过声学分析了。你能回答之前我的问题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3 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2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mwchit 发表于 2014-10-22 20:06
当然可以!不仅仅是可以!而且必须这么做。原因如下:
1)为了计算方便,没有哪个人会把一个很大的管系 ...

再请教下,分开算的话,分界处的受力和位移会不会有变化

点评

所谓的分开算,就是将分界点做全固定点,没有位移、更不会有位移变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3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5-19 16:00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