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煤为原料,转化成合成气,这部分技术属于无机化工的合成氨路线的造气部分,原大连工学院和郑州工学院合成氨工艺的造气部分对此有权威研究。
合成气到草酸酯,草酸酯加氢路线为国内开发与研究,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所(研究物质化学、物理结构为特长)与原江苏丹阳化肥厂(原地方国营的一家小氮肥厂)通过产研结合,合作研制,目前只能算是基本成功。许多问题和能否稳定生产聚酯纤维级乙二醇,尚待技术领域继续优化。
合成气草酸酯路线,取决于煤炭的价格,由于我国是富煤贫油的国家,对能源价格实行油价高煤价低的人为和有意的价格计划调节方式,引导企业大力开发使用煤炭资源,我国石油储备及地下蕴藏量不多,石油资源在我国是稀缺资源,必须控制使用,所以价格目前仍然是比照国际油价的波动予以计划性调整。目前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受一部分人的不合理引导,浪费极大。属于煤炭资源浪费型开发利用。所以,我认为应当有计划的合理控制煤炭资源的错误的引导消费和化工利用。
煤化工的未来,一是要经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冲击;二是要经受日益刻薄的安全环保及节能方面法规约束。走煤化工路线,我觉得必须慎重。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毕业从事化工设计与研究和生产技术管理的技术管理者,多年的工作经历见识了煤化工的风风雨雨。可以说煤化工自我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到如今,有多少企业目前还存在?原来每个县区都有的小合成氨、小化肥、小甲醇、小甲醛等等以煤为原料的小化工,生命力如何?几乎荡然无存。
像江苏的丹阳化肥厂和山东的鲁西及滕县的鲁南化肥厂这样惨淡存活到如今的原县区办国营小化肥,已经是奇迹了。
过去造化肥是为了支农,靠国家补贴惨淡生存。目前市场化了,企业要自己活,所以各家企业都在大谈调方式转结构,发展和寻求利润大的项目以盘活企业生路。
我是不赞成大力发展煤化工的。因为煤是个极难化工利用的劣质化工资源,与石油及天然气等洁净资源的化工利用相比,天壤之别。不节能不环保不安全,项目规模小的话,或者目前是盈利规模,未来会不会重复小合成氨的命运?
所以我觉得大赛组织者,在选择课题时,必须考虑国家的能源利用政策和安全环保及节约能源的法规要求。好多项目目前有生命力,未来有无生命力?谁敢预测?
目前谁敢说煤制乙二醇就成本低?节能?安全?环保?质量高(好像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吧?)?
我觉得乙烯路线走到乙二醇是成熟的路线。质量有保证的路线。关键是乙烯的生产方式如何最廉价。
自从我知道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一事之后,引起了我的一点思考。
大赛的组织者和专家教授们,年龄估计与我都差不多了,有的甚至不一定比我大。希望大家以一个引路人的严肃身份,用自己的经验和所学,正确的引导在校大学生们,如何去做一个化工设计课题,为以后从业做个预演。我觉得有这个良苦目的就很不错了。
我看了看设计任务,我做为一个长期在设计领域和生产管理领域(可以说,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从没有脱离过化学工程的一线的工作实践)的一个普通的工作者,当你们在设计院拿到甲方的这样一个设计任务书,你们会和甲方商谈一个多少的设计周期呢?我看了看,估摸了估摸,先抛开工艺包不说(估计大学在校生更不知道从何处拿到项目的工艺包了,因为这是核心技术秘密,花钱都不一定能拿到的),就是一个具体的在建装置和已开工装置,让学生们照葫芦画个瓢 ,所需时间也不会低于半年吧?
唉,我的设计院同行们,你们考虑事情不要以你们自己的层次来考虑问题,你们是有工作经验的,你们是有工艺包的,你们是有别人已经画好的大部分图纸的。懂我说的意思吗?
学生们有吗?没有。指导老师有吗?不一定有。
借助aspen/proII? 网络上的虚假信息?
我只能呵呵了。。。。。。
{:1106_368:}{:1106_3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