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8
- 注册时间
- 2015-3-18
- 积分
- 68
 
|
人类对于膜现象有了初步认识是在1748 年,然而认识膜的功能到被挖掘,却经历了200 多年的漫长历程,才为人类服务。人们在近几十年来,开始对膜进行科学研究。1950 年W Juda 试制出的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奠定了电渗析的实用化基础。1960 年Loeb 和Souriringan 首次研制成非对称反渗透膜,在世界上具有历史意义的,这是在膜分离技术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突破,使得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应用时代。其发展的历史大致为:30 年代微孔过滤;40 年代透析;50 年代电渗析;60 年代反渗透;70 年代超滤和液膜; 80 年代气体分离过程,90 年代渗透汽化。同时以膜为基础的其它分以及膜分离与其它分离过程结合的复合应用也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
1979 年将气体分离推向工业化应用的基础,是Monsanto 公司用于H2 /N2分离的Prism 系统的建立。Dow 化学公司在1985 年向市场提供以富N2为目的空气分离器,“Generon”气体分离用于天然气、石油、化工生产等领域,大大提高了气体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德国GFT 公司是率先成功开发唯一商品GFT 膜的公司。90 年代初分别向英、法、巴西、德、美等国出售了100 多套生产装置,其中最大的工业装置为4 万t /a 无水乙醇,厂址建于法国。另外,用PV 法进行水中少量有机物的脱除及某些混合有机物的分离,例如MTBE /甲醇分离,水中含微量氯有机物分离,近几年来也有部分中试规模的研究报离; --------------摘自《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程》孟兆伟,张锋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