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行业迅猛发展引发全球关注,贸易紧张局势或加剧 北京,2024年7月7日 —— 过去十年,中国化工行业尤其是塑料制品生产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一变化不仅满足了国内对塑料制品的庞大需求,也在全球石化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中国化工产品的海外销售可能成为美欧指责的焦点,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贸易紧张局势。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涌现了大量化工工厂,它们竞相发展,以适应国内对塑料制品的增长需求。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中国在将原油、天然气转化为塑料制品的基础材料——乙烯和丙烯的工厂建设上投入巨大。这些产品是塑料包装、汽车零部件、电器和机械等的基础。 中国工厂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欧洲、日本和韩国总和的水平,其中丙烯的产量增长尤为显著。IEA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间,中国生产商的丙烷脱氢(PDH)装置产能翻了一番以上。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起,中国已成为聚丙烯的净出口国,其产品已经远销至越南、泰国、孟加拉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甚至到达了巴西。 彭博社报道中引用了多位分析人士的观点,他们对中国塑料制品的“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中国化工工厂为了应对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正在转向海外市场,这可能会加剧现有的贸易紧张局势。英国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首席石化分析师凯利·崔指出,中国在2020年至2027年间的大量投资已经“重塑了全球塑料供应格局”,并可能导致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乙烯产能面临关闭的风险。牛津能源研究所的迈克尔·梅丹也强调,中国化工行业的产能过剩风险被低估了。 报道还指出,中国化工产品的海外销售可能会对与韩国等邻国的关系造成紧张,因为这些国家同样拥有庞大的化工行业。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美欧可能会对中国的“产能过剩”提出更多的指责。 尽管美国总统拜登曾表示考虑削减对华关税,但至今未有实质性行动,而是继续执行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随着大选的临近和中国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在全球的热销,拜登政府开始考虑提高关税,自去年末以来动作频频。今年5月,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目标战略产品”大幅提高关税,并开始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的话题,试图联合盟国共同采取对华贸易措施。 对于美国政府和媒体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持续炒作,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驳斥。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普遍的,适度的产大于需有利于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金贤东还反问,如果中国每年大量进口芯片、飞机、大豆、原油等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的出口国是否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