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根据新华社4 月4 日消息,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点评:
亚太地区为杜邦最大销售区域,电子和水处理等业务为杜邦主要增长领域。根据杜邦公司官网数据,2023 财年公司销售额为121 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销售占比高达43%,而北美地区销售占比约为35%。杜邦主要聚焦于五大增长领域,分别为电子(29%,2023 年销售额占比,后同)、水处理(12%)、防护(21%)、工业技术(28%)和下一代智驾(10%)。根据杜邦2024 年5 月以及2025 年1 月公告,杜邦计划将在2025 年11 月1 日前将其旗下电子业务进行拆分,从而实现电子业务的独立运营。此外,原计划予以拆分的水处理业务则将继续保留在杜邦的业务组合中。
杜邦电子业务主要包括半导体解决方案和互联解决方案。2023 年,杜邦公司半导体解决方案相关业务共实现销售额约19 亿美元,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5.7%。2023年杜邦公司半导体技术业务销售额绝大部分来自于亚太地区,对应销售额占比高达80%。杜邦半导体解决方案主要的产品包括CMP 垫、光刻材料、高性能清洗液和高性能显示材料等。2023 年,杜邦互联解决方案相关业务共实现销售额约17 亿美元,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4.0%,亚太地区同样是该业务最大的销售额来源地,亚太地区销售额占该业务销售的比重高达74%。杜邦互联解决方案主要的产品包括IC封装、IC 载板、PCB 材料、PI 薄膜等。
中国对杜邦开展涉嫌反垄断调查,有望推动离子交换树脂国产替代进程。2023 年,杜邦公司水处理与防护业务(包括反渗透、超滤、离子交换和纳滤等技术)实现销售额56 亿美元,其中水处理业务销售额约15 亿美元,占比26%。2024 年,杜邦公司水处理与防护业务实现销售额54 亿美元,同比-4%,其中水处理业务销售额低个位数下降主要由于上半年经销商库存去化,2024 年下半年杜邦公司水处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7%。亚太地区作为杜邦公司主要销售领域,其水处理与防护业务中离子交换树脂业务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国市场消化其产能,此次中国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我们认为有望加速离子交换树脂(尤其是工业水处理领域 )国产替代进程。
虽然我国离子交换树脂出口量远高于进口量,但部分高端离子交换树脂产品仍依赖进口,此次反垄断调查事件有望成为以工业水处理离子交换树脂为代表的产品加快国产替代进程的契机,国内以蓝晓科技、争光股份为代表的离子交换树脂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新材料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当地时间4 月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4 月4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 年4 月10 日12 时01 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由于“对等关税”的执行,部分原产于美国的新材料产品价格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叠加前期美国政府有关政策,一系列进口新材料供应将持续趋紧。与此同时,国产新材料产品凭借更高的性价比、更及时的技术响应服务等将更受下游客户的青睐。同时,为了保证自身供应链安全,集成电路、面板等高技术领域的下游客户也在加速针对国产新材料产品进行验证,加快了国产新材料的导入进度。
投资建议:美国加征“对等关税”,中国对杜邦等企业开展反垄断调查,以我国半导体、离子交换树脂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有望加速推进国产替代进程。离子交换树脂领域建议关注蓝晓科技、争光股份;半导体材料领域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CMP 等领域子行业龙头;面板材料领域建议关注奥来德、瑞联新材、万润股份、莱特光电、八亿时空。
风险提示:中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