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晓东
最近美国华盛顿州贝灵汉小学网站上,出现了一条难以置信的通知:因为天气实在太好,学校准备临时放假一天。贝灵汉小学校长桑普森先生表示,孩子们需要享受放假的快乐,这样才能精力充沛,展现出孩童时代应有的活泼。这条美国小学生的放假通知,不知羡煞了多少中国网民。
如果我们也向教育部门建议效仿一下美国教育,那一定会被认为痴人说梦。成绩排名、升学竞争没有人能逃得掉,不论学生还是校长都要在这个体制下生存。但是面对残酷现实,我们还是忍不住要幻想、进而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应试教育给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教育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可是随着教育发展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一刀切”的考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叫嚷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挤压了孩子少得可怜的假期。上名牌大学、出国、考公务员,这些都是成年人眼里“优秀人才”的出路。然而近期网络上风靡的“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调侃,《人民日报》指责当下年轻人暮气沉沉的文章,给这样的教育成果一记响亮的耳光。
青年人也想朝气蓬勃地去奋斗,可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从未有人因为阳光很好而给我们放假。长久地与书桌为伴,以考试为奋斗目标,我们早已忘了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样子。身边很多同学在看完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不由感叹青春的时候正忙着高考呢。
小时候不想上学时,我们都期盼自己生病或者下暴雨刮台风。而美国的小朋友,只要盼望天气好就可以了。这种截然相反的盼望,在我们成长的印记里留下的是什么呢?也许是以自我目的为中心,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哪怕伤害别人。反射到现实中,我们看到了朱令的中毒事件,看到了同事之间的钩心斗角……我们不能判定恶果始于教育,但受过教育的人群竟有如此恶习甚至阴暗的一面,难道不值得教育者反思吗?
200年前德国的教育宣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
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的真谛也是不应该遗忘的。我们不是一味地要求快乐教育,而是希望最起码教育里要加入快乐的元素,让接受教育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天气太好,放个假吧,也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作者系华侨大学学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