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937|回复: 2
收起左侧

[行业资讯] 大型硫回收装置首用国产催化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0 10:09:2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型硫回收装置首用国产催化剂


核心提示:排放浓度仅为国标1/6 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

   “硫黄装置所排烟气二氧化硫浓度156毫克/立方米,远远低于国家环保法规定的960毫克/立方米。”1月6日,来自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的这一消息宣告了普光净化厂催化剂国产化工业应用试验获得成功。这也是国产系列硫回收催化剂首次在年产20万吨硫黄回收装置上应用。

  据技术开发方齐鲁石化研究院院长达建文介绍,系列配套催化剂去年11月底在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硫黄回收装置应用以来,运行状况良好。在30余天的运行中,硫回收率始终保持在99.98%以上。国产催化剂不仅性能先进稳定,价格也远低于进口催化剂。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是我国最大的气体净化厂,拥有12套单套年产规模为20万吨的硫黄回收装置,年产天然气120亿标准立方米、硫黄240万吨。但该厂使用的催化剂全部进口,成本较高,更换一次催化剂就要花费近亿元。

  从2010年开始,齐鲁石化研究院和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共同承担起大型引进硫回收装置催化剂国产化项目的研发任务。根据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硫黄回收装置工艺特点、酸性气组成,项目组相继开发了有机硫低温水解催化剂、硫黄回收催化剂和尾气加氢催化剂,以适应天然气净化脱硫、硫黄回收、尾气处理三个工段的需求,2012年完成了催化剂的工业放大试生产。

  2012年8月30日,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和中石化集团公司科研开发项目——大型引进硫回收装置催化剂国产化通过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评议。

随后,催化剂国产化工业应用试验定在2013年进行。因为是在年产20万吨硫黄回收装置上的首次应用,大家都不敢懈怠。硫黄组科研人员提前根据普光净化厂的实际情况编制好装置开工和催化剂预硫化方案。期间,技术人员连续120小时盯在现场,及时解决开工期间出现的技术难题,直到催化剂预硫化结束,装置恢复正常生产。2013年12月2日17点,装置开工后进行了首次标定,硫黄装置烟气在线仪显示,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环保法规要求的数据。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王永军)


 成长值: 44500

发表于 2014-1-10 10:09:24 显示全部楼层
额,在学校呆久了,不太相信国产的性能!

点评

硫磺方面国产的催化剂可以满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0 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0 10:09:24 显示全部楼层
pl283600780 发表于 2014-1-10 11:01
额,在学校呆久了,不太相信国产的性能!

硫磺方面国产的催化剂可以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抛锚 成长值: 6490

发表于 2014-1-10 10:09:24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应用到化工企业,别是假的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0 10:09:24 显示全部楼层
唉,你们是在校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接触到实际生产的了呢?这个都应用多少年了,这个帖子真是不想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0 10:09:24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消息其实有些夸张了,现在国内做硫回收催化剂的公司很多,许多装置都用的是国产的(中小装置),表现还有可以;按照文章的阐述,该厂的硫回收工艺应该是+克劳斯硫回收+MDEA工艺,这个工艺达到这个排放水准,用国产的催化剂不是不可以,但吸收剂不知道能不能用国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5 13:27:38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国产硫回收催化剂在普光气田的成功应用,我从技术角度做个专业解读:

1 技术突破点
国产催化剂实现了三个关键指标突破:
- 硫回收率(硫元素转化效率)稳定在99.98%以上
- SO2排放浓度156mg/Nm(仅为国标限值1/6)
- 有机硫水解率(将COS/CS2转化为H2S)达国际先进水平

2 工艺配套性
针对天然气净化工艺特点开发了系列催化剂:
- 脱硫段:有机硫低温水解催化剂(操作温度200-280℃)
- 克劳斯段(硫回收主反应段):高活性Al2O3基催化剂
- 加氢段:Co-Mo系尾气处理催化剂

3 经济效益
相比进口催化剂:
- 采购成本降低40-50%
- 使用寿命达3-5年(与进口相当)
- 年节约催化剂费用超3000万元(按12套装置计)

4 技术难点攻克
研发过程中主要解决了:
- 高H2S浓度(25-30%)条件下的抗硫酸盐化(催化剂中毒)
- 适应频繁启停的机械强度(强度保持率>95%)
- 宽温域(200-350℃)活性稳定性

5 应用建议
对于拟采用国产催化剂的装置建议:
1)装置预硫化(催化剂活化)严格按阶梯升温程序
2)控制过程气氧含量<0.5%(体积分数)
3)定期监测催化剂床层压差(ΔP<0.03MPa/m)
4)每年做一次催化剂活性抽样检测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国产催化剂在大型装置上完全能达到进口产品水平,建议同类装置在催化剂更换周期可以考虑国产替代。需要注意不同气源的酸性气组成差异,建议先做实验室适配性测试。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5 17:48:55 显示全部楼层
{:1110_550:}
[发帖际遇]: Frank_2013 在端午节继续加班,获得加班工资 2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8-23 17:36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