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以高消费拉动高增长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需求和规模粗放扩张的发展也已经行不通,针对现在煤炭市场遭遇严寒、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实际情况,煤炭相关部门相继采取召开煤炭行业脱困会议、发布新的《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的方法,试图挽救煤炭市场。
《办法》中取消不合理中间环节让贸易商“惊魂失措”
在新《办法》中明确提出,煤炭经营应取消不合理的中间环节。有些贸易商看到这样的措辞,认为新《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他们这些贸易商会逐渐退出煤炭市场的舞台,而笔者则认为不全然。
目前,煤炭产业链集结了上游煤炭生产企业、下游用煤企业、物流企业和煤炭贸易商等多个环节,在市场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煤炭行业已经转冷,这些环节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出了它们不合理的地方,煤炭贸易商也不例外。在目前整合煤炭行业的大环境下,将上下游企业直接对接似有合理之处,是短时间内煤炭行业“脱困”的一剂良药。政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煤炭贸易商退出市场,但也已经从取消不合理的中间环节中传递出了这种想法的信号,这种信号已然让煤炭贸易商“惊魂失措”,但是如果将煤炭贸易商彻底退出市场,难免有些牵强。
贸易商应正视取消煤炭中间环节
笔者认为,要取消中间环节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全方位来看待。
首先,煤炭经营取消中间不合理的环节来降低煤炭经营的成本是大有所益的,国家提倡有条件的煤矿企业直销,鼓励大型煤矿企业与耗煤量大的用户企业签订中长期直销合同。这样一来,倒是解决了煤企一部分的需求问题,但市场化的步伐又减缓了一些。此举是否是权宜之计还很难说。煤炭市场陷入困境的根本,大家都已经熟知是因为煤炭供需的不平衡。如果仅靠政府之手来调控,也只能靠大型煤炭企业与之配合,目前中小型煤炭企业还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一时很难得到有效的梳理。由于市场现状不佳,大部分中小型煤企都在减产、限产,一旦煤炭价格有所上涨,中小型煤企很有可能会采取“钻空子”加大生产的方式,来应对市场的不良需求。煤炭供需不平衡仍然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供需不平衡是整个市场的不合理运作所造成的,就应该通过市场自身调节来解决。因此,笔者认为,还是以煤炭市场化为主导,政府适时准入标准和规范,这样能更好的使得煤炭行业供需格局得以改善。
其次,如果煤炭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用煤企业构成直销的模式,虽然可以减少中间不合理的环节,降低运营成本,进而驱使煤炭价格更加合理,但这样的“直销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弊端主要有两个:一是这样的直销模式作用范围有限,无法将煤炭市场的需求端的每个部位、每个角落都涉及到,;二是上游煤炭生产企业也无法满足每个下游燃煤企业的用煤标准。这样就需要有一个“中间人”来解决这两种弊端,这个“中间人”必然是煤炭贸易商,煤炭贸易商既能解决直销涉及不到的地方,又能提供加工煤炭生产企业无法满足下游企业的用煤。如果政府和市场能正确规范和引导贸易商,这样就可以将范围涉及更广,也能满足更多商家的需求。
煤炭贸易商也要自我完善 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
可以看出,煤炭贸易商有其存在的自身价值,而且如果不以政府而以市场化作为主导地位来调控煤炭市场的话,煤炭贸易商就不会有强行退出市场的风险。但煤炭贸易商目前的境地是相当困难的,贸易商此时也需要审时度势,看清形势,要放开眼界,思考如何能更好、更强的生存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