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184|回复: 0
收起左侧

专家支招—主动升级加强沟通是必经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3 09:16: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更高的环保门槛。在6月19~20日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业内专家指出,石化行业亟须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构建长效机制;同时还须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接受社会监督,杜绝类似PX事件的发生。
环保门槛日趋提高
中国石化能源环境部副主任刘春平认为,目前我国石化企业面临着五大考验:一是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法规,包括已经出台的新环保法、正在编制的环境税等;二是污染物排放高标准;三是严格的总量减排任务;四是各种环境制约条件;五是高压的环保行动计划,包括已经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即将出台的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
在这其中,新环保法对行业的影响格外引人注意。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这也让环保法律跟上了时代。
“新环保法是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包括保护优先、严惩污染、划定红线、联防雾霾、人人环保等内容,给石化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春平表示。
“新环保法突出了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导向,确保有法必依。比如新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这就要求,新建化工企业的选址就要符合新环保法的要求,污染严重又不在化工园区的企业必须搬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新的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操作条件和设备,尽量生产无污染或少污染产品。”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凤中表示。
企业将承担生态成本
曹凤中认为,新环保法从宏观、制度和经济手段上强制性的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将有力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
当今时代的特征是经济的绿色化趋势日益明显,
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被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建立在绿色基础上的竞争正逐渐替代传统竞争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将企业应承担的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价值、环保支出等绿色成本因素考虑在内,使企业在绿色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保持久的竞争力,应该是包括石化工业在内的我国重化工业应考虑的问题。”曹凤中表示。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正在着手创新相关环保制度,制定新的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尽量使环境资源的全部成本反映在产品价格中,实行污染者支付相应生态环境净化成本或生态环境损害成本的制度。
行业必须转型升级
在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的倒逼下,实现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石化行业的共识。
“‘十二五’期间,国家相继颁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多项环保政策,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环保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的环保标准陆续发布实施,污染物排放控制日趋严格,企业面临新一轮改造任务。”中国石化生产经营管理部生产经营协调处处长陈广卫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尽管在高端发展、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五大方面的问题。其中,环境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是行业面临的双重挑战。面对环境污染、排放的难题,行业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方式来破解。”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指出。
   李寿生表示,行业必须探索出一条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引领的战略转型之路,实现创新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其中,传统产业要提高竞争力,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加快转型升级,重点企业和行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状,提出转型升级切入点。如氮肥行业的先进煤气化技术、煤基多联产技术;磷肥行业加强磷石膏综合利用、提高中低磷矿利用率、发展复合肥;氯碱行业加快推进离子膜国产化等。此外,石化行业还应该发力新能源、页岩气、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环保产业等新兴领域。
开门办企业成常态
“十二五”期间,以PX为代表的一批石化项目在上马时,遭到了部分民众的反对。业内专家指出,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也是新环保法明确规定的内容,这给石化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曹凤中认为,新环保法除了对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外,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方面,也进一步给予了明确。新环保法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体现了环境保护多元共治的理念,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将加快环境质量的改善,尤其是将推动企业拿出治理污染的时间表。全民参与的重要意义同样表现在对环境的公众监督上。新环保法在给环境监管部门赋予更大执法权力的同时,也相应规定了环境监管失职行为的制裁措施,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和接受社会监督的义务。
“随着公众对周边生存环境关注度不断提高,民众环境维权意识的增强,石化行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当出现环保问题时,更易成为关注、甚至舆论炒作的焦点,加大污染治理,以满足社会和公众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诉求,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陈广卫说。
“对于新上项目来说,公众参与度越高,意味着企业需要支付的时间成本、沟通成本也越高。要让民众充分地理解和接受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就需要企业多做科普知识方面的宣传,以坦诚的姿态,多与民众作正面的沟通,切实杜绝类似PX事件的发生。”曹凤中提醒说。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18 17:22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