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最高达到81.48美元/桶,创下2014年11月后的新高;与此同时,美国WTI原油价格也大幅上涨至72美元/桶以上。 伴随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中国石化行业也出现波动——国内成品油已经第3次上涨,9月30日将第4次上涨;而化工行业更是大规模扩张,一边是跨国巨头巴斯夫和埃克森美孚等宣布将在广东投资上百亿美元建立大型石化基地,另一边是中石化等石油央企也宣布将在广东等沿海地方建立新的石化基地。 “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石油央企、跨国石油巨头和民企都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毕竟这里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也是这些企业最希望得到的市场”,有石油央企总部专家坦言。
原油连涨利好PTA市场 9月25日石油专业咨询机构隆众资讯表示,因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再次上涨,预计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9月30日24时启动。 这已经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月内三连涨了,最新一次的9月18日时,上海95#汽油批发价已经达到了9350元/吨;一旦10月1日0时成品油价格再次上涨后,其价格将达到9450元/吨左右。 “对于此次成品油价格上涨,国内市场表示理解,毕竟国际油价已经突破80美元/桶了”,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表示,“9月23日OPEC+集体对特朗普说‘不’以及9月22日有武装分子袭击伊朗阅兵式是催化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未来地炼销售收入继续增加,炼油利润良好,炼厂加工积极性较高。地炼开工率料将继续上升,资源供应量仍有上升空间”,金联创表示,“因此在部分地区成品油批发价格已涨至最高限价,且地炼为降低库存,在销售积极性较高的背景下,未来批发价或较为谨慎。” 上述石油央企专家认为,“特朗普对伊朗的制裁没有结束前,国际油价和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甚至国际油价可能达到100美元/桶”。 除原油、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外,化工品价格也在大幅上涨,甚至上浮远远超过油品价格。例如PTA,其价格较6月上浮了50%以上,参与PTA期货的投资者更是得到了10倍的利润。 据记者了解,自6月20日起PTA期货市场便进入上扬趋势,从最初的5512元/吨直达8月29日的8062元/吨,而后快速下跌,目前仍维持在7100元/吨左右。
创元期货投资者李梦表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因为厦门、宁波等地部分居民对PX和PTA产业的误解,导致当时国内PTA产业进入低潮。但是作为下游的国内化纤、纺织等行业仍然快速发展,这让上游PTA行业在2017年后快速发展起来。“随着PTA行业的发展,期货价格上涨是可以理解的,而短期下跌也是正常的。”包括李梦等在内的多位投资者都认为未来原油、PTA等期货的价格还会有上涨的空间。 石化行业大扩张 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中国石化行业开始进入新的大规模扩张,特别是炼油化工行业,因为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也是化工企业最看重的潜力市场。 7月,跨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将投入100亿美元巨资在广东兴建一体化生产基地,这使巴斯夫成为了首家在中国建设和营运一座包括蒸汽裂解装置一体化基地的外商投资企业。整个兴建计划预计在2030年完工,第一批装置最晚将于2026年竣工。
其后美国埃克森美孚也宣布,将投资100亿美元在广东建立石化基地。 “中国有巨大的制造基地,亦有广大的市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得跨国企业有机会在中国发展,巴斯夫和埃克森美孚只是先行者罢了”,上述石油央企专家认为。 其实,更多中国炼化企业也在积极策划,在中国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今年10月,民企巨头恒力石化在大连的炼化基地将竣工投产;而浙江石化在舟山的一期炼化基地也将于年内建成投产,二期炼化基地已经进入建设阶段,将于2020年投产。 据了解,全球PTA的生产集中于亚洲、南北美洲和欧洲,其中亚洲的产能最大,占全球PTA产能的86.78%。近十年来,全球新增的PTA装置几乎都在亚洲,而亚洲的新增装置大多集中在中国,中国是世界PTA生产和消费的中心,占全球PTA产能的52.88%,全球PTA的话语权掌握在中国企业的手中。 而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等都是全球最重要的PTA企业,其中恒力石化PTA合计总产能增加至1160万吨/年,无论是单体产能、还是整体规模,都排在全球第一位。同时公司单吨加工成本,在行业内属于最低水平,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因此,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纷纷希望加大投资,以便得到更大发展机会。 9月25日广汇集团宣布,已经与恒大集团合作,后者将豪掷144.9亿投广汇集团,成第二大股东。 据了解,广汇集团旗下有广汇能源、广汇汽车和广汇物流等三个上市公司和其它企业,其中广汇能源自2015年后开始在海上LNG等项目中有巨大的投资,因此广汇集团与恒大集团合作,除了进行战略投资外,筹钱也是其重要的原因。 “国际油价上涨成为了石油化工产业新的发动机,扩张是必然的,因此筹钱和再投资是必须的。”上述石油央企专家坦言,“此次,广汇能源在江苏启东的LNG接收站,这个项目已经接近竣工,一旦投产将有巨大的利润。”(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