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面对疲软的市场和下游需求的弱势,以及煤价连续下跌等不利形势,神华在煤价降到最底部之际,采取“涨价促销”的策略。一方面,于上月底提出,对5月份下水煤实际交易价上调5元/吨;另一方面,提出本月还要继续上涨煤价,以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从13日开始,在秦皇岛港,下锚船舶中已办手续船舶开始增多。
进入五月份,大秦线恢复正常运输,进港煤车增多,但部分低硫中卡煤炭如:准混、伊泰等煤种仍然缺货,资源依然紧张。下游用户方面,受南方降雨、水电恢复、气温回升等因素影响,南方电厂日耗煤数量小幅下降,造成电厂存煤可用天数较高,需求呈现弱势。北方港口空泊现象出现,发运量下降的较为明显。神华集团针对这种情况,逆市场走势而动,采取“涨价促销”的策略,以涨价来带动煤炭销售走出低谷。在四月底,在港口存煤低位、部分煤种短缺的情况下,对五月份现货价提出,所有下水煤种全部上涨5元/吨。
神华之所以选择在大秦线检修结束,需求进入最平淡之际,小幅上涨煤价,有其用意。煤价持续走低,与进口煤相比具备了竞争能力,然而降价并没有促使市场走好,下游需求依然平淡。下游用户对煤炭“买涨不买落”的心里一直在作怪,煤炭频繁落价,用户却不急于购买,观望气氛浓厚;而一旦出现涨价,兴许能打破沉寂,帮助煤市走出低谷。因此,进入5月份,神华集团在市场形势不好,煤价处于最低谷之际,开始尝试小幅上涨煤价;并提出:本月将继续上涨煤炭交易价格;“一石激起千层浪”,神华这一涨价策略,果然奏效,到港拉煤船舶开始增多。今年四月份的实际煤炭交易价格,虽在低位,但却是神华略有盈利的价格;而对于山西朔州地区煤矿来说,已经处于成本线以下水平,每卖出一吨煤,就亏损10元钱。因此,神华集团小幅上涨煤炭价格,山西大部分煤炭企业纷纷效仿,小幅上涨煤炭交易价格,从而掀起煤炭涨价风波。
今年1-4月份,煤炭价格一路下降,国内煤炭企业从盈利转为亏损。目前,煤炭企业困难加剧,大型煤企亏损面扩大至44.4%,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山西、陕西、内蒙古部分煤矿停产,全国煤矿销量同比下降。而此时的电力企业却因为煤价下跌而受益匪浅,盈利空间增大。此时的煤炭交易形势,需要一个刺激因素,来促使市场走出低谷,实现煤炭供需双赢。
随着本月初国内现货价调高5元/吨,神华扬言要“继续涨价”;部分用户沉不住气,开始跃跃欲试,增加采购数量,主动派船拉运北方港口下水煤炭。近日,船舶集中到港,促使港口场地的“伊泰-3号、准混-2号、准混-3号”等中卡低硫的煤种再次走俏。截止5月13日,秦皇岛港下锚船舶为72艘,数量上没有明显增加,但已办手续船舶已由之前的十几艘增加至25艘。而在一周前的5月6日,秦皇岛港下锚船舶为54艘,其中已办手续船舶只有14艘。
目前,仍处于用煤淡季,煤炭市场消费低迷,煤炭库存处于高位,进口煤跃跃欲试,大有再次大幅进入国内市场之势。综合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并不乐观。受需求走弱、耗煤减少,以及进口煤冲击等双重因素影响,国内煤价上涨空间有限,因此,神华不会大幅上涨煤炭价格;这次小幅领涨煤价后,预计煤价将呈现小幅上调态势。煤价上涨空间不大,但从煤炭运输的角度来看,秦皇岛、黄骅、曹妃甸港煤运形势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港船舶和已办手续船舶会有所增加,港口泊位占有率会有所提高,煤炭发运量有所增加,运输的活跃会刺激海运费企稳以及助推煤价走出低谷。
进口煤炭方面,神华、中煤等大型煤企大幅降价更是使得进口煤价格出现严重倒挂。与此同时,自3月7日起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也进一步加剧了采购进口煤的风险。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进口煤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扼制。虽然内贸煤价逐渐走稳反弹,但进口煤价格优势仍未完全恢复。但是,目前,进口煤在沿海地区的市场份额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南方部分电厂前期改造火电机组以适应进口煤的燃用,以及采取进口煤与国内煤进行配比燃用、以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促使进口煤炭呈现常态化,进口煤数量难以大幅下降。进口贸易商利润空间被压缩,积极性下降,但部分大企业依然会维持进口数量以保证供货合同,进而限制了国内煤企5月份的煤价上调空间。
据了解受水电增大、火电压力减轻等因素影响,进入5月份,火电厂日耗明显下降。截止5月13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为63.2万吨,比4月份平均水平低3.8万吨;电厂库存1365万吨,较月初的1358万吨略有增加,可用天数为21.5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