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焦化企业仍处寒冬 少数企业依靠副产品勉强运营
国内焦化企业一直没有走出寒冬,目前全行业所处形势十分严峻,对于企业而言,亏损面高达40%,只有少数企业能依靠副产品勉强维持运营,却不能长久。
焦化企业目前正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处境,焦化企业只能限产,并试图改变销售模式,相关数据显示,金马焦化限产15%,整个河南焦化行业平均限产25%,山东焦化厂限产20%-30%。
从2008年开始,焦化企业的生存困境就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经济放缓导致需求减少,严峻的外部环境使焦化企业产能过剩的现象越加严重。二是无序发展使焦炭产量一再创历史新高,严重的产能过剩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去库存压力。
焦化企业的亏损也就无法避免。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焦化行业实现利润约79.22亿元,主营销售利润率平均仅1.34%;焦化企业亏损面仍为38.87%,亏损额达117.7亿元,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约74%。以山西省为例,只有两三家企业赚钱,其他的独立焦化企业都是赔钱的。同时,山西地区部分焦化企业库存一度达到10万吨以上水平,价格更是跌至七年来的低点。
面对巨大的产能过剩,焦化企业只能通过限产缓解。3月份国内焦化企业平均开工率从前期的七成,一路回落至六成左右,预计企业亏损面或再次达到40%以上。而通过提高价格改善环境,对于焦化企业来说却困难重重。河北部分焦化企业主动上调了焦炭价格,但大多数焦企的调价呼声并未被钢厂接受,目前河北地区二级冶金焦主流成交价格也只是小幅上涨至950-980元/吨,对于企业现状改观没有显著作用。
目前国内焦化行业在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并且尽量减少新增产能,但是焦化企业仍然面临严峻形势,欠款难收导致的资金紧张已成为焦化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