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502|回复: 0
收起左侧

晋煤巨亏只有综合改革可“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以晋煤为鉴,丢掉幻想以深化综合改革开道,力促发展方式再造,是实质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不二法门。
  煤炭大省山西的一举一动,每每牵动国内外市场的神经。昨天,在国内主要门户、新闻网站,包括外媒的中文网站,今年一季度晋煤巨亏40.2亿元的新闻十分扎眼。晋煤是山西的“第一财政”,为拯救晋煤之危,山西省长李小鹏已直接走上前台亲自督战,而不再仅仅由分管副省长主抓。
  晋煤巨亏并非始于今年首季。整个去年,晋煤价格已大幅下跌。价格只是晋煤疾患的一个方面,晋煤大量积压恶化了山西煤企的财务状况,从而引发一系列恶性循环。为此,在去年盛夏,山西省颁行“晋煤20条”救急。晋煤今日之窘,对所有迄今仍对粗放式、掠夺式发展抱有念想的地方政府、产业、行业,都是一记有力的警醒。
  今年首季晋煤亏损面和亏损额继续大幅扩大,证明“晋煤20条”药虽猛但虚不受“补”。有鉴于此,山西省长李小鹏敦促省内各级政府和山西煤企加大“晋煤20条”落实力度。
  世事难料,市场亦然。煤炭吃香时,它是炙手可热的乌金;煤炭过剩时,形同白菜贱卖也少人问津。山西则是如此“大起大落”的典型样本。山西去年的煤炭产能是12亿吨,实际产量9亿吨,产能空放四分之一。就这么着,山西各地矿井建设势头不减。到明年,晋煤产能将超过15亿吨。而从全国市场需求观察,最近三年,煤炭总需求增幅却呈裹足不前状,去年三季度起,更呈逐季下滑趋势。如此这般,山西煤企还在逆势扩大产能,其不可理喻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山西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已高度“上瘾”。这涉及不健康的发展思维、发展套路、发展文化,系长期粗放发展必然孽生的比产能过剩危害更大的“精神病灶”。
  客观论之,最近两三年晋煤危机加剧还有三大外部性原因:一是各地治雾霾急就章,纷纷“煤改气”造成刚性需求锐减;二是煤炭消耗大户全国火力发电纷纷改用质量稳定价格实惠的进口动力煤;三是全国性淘汰高能耗产能,对晋煤构成了“致命一击”。这一击有多痛?尽管缺乏直接统计数据,但仅凭今年一季度以往GDP增速普遍大于东部省份,以钢铁、重化工、水泥、建材产业为荣的中西部近十个省区,譬如河北、内蒙等,GDP增速大幅下滑至东部省份之列,人们就足以掂量出这一击的分量。
  然而,以上所列都还只是浅层原因。长期畸形发展的山西煤产业造成了山西财政的畸型,这才是晋煤危机的深层原因。时至今日,山西各级财政对晋煤依赖程度依然令人为之侧目。尽管眼下优质晋煤均价已降到500元一吨,可其所含税费居然仍高达四成。如果再算上雁过拔毛之林林总总的暗收费,再考虑到国家资源税改早就改征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税、煤炭开采资源补偿税、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等必收税费,晋煤“负担”还得再加重一块。如此这般,再另加上同样需摊入晋煤价格的“煤炭腐败”成本,晋煤价格岂能不长期虚高?一旦面临全国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及整个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晋煤何以扛得住?
  遏制晋煤巨亏,国家层面的短期措施一是要赶紧建立由财政托底、鼓励民资参与的煤炭储备制度,二是要适度控制进口煤炭。山西自身尤当痛下决心砍掉过多、过滥、过重的搭车收费。
  解剖晋煤巨亏样本,我们决无嘲讽山西之意,我们充分肯定晋煤对国家经济建设和民众生活所作的重大贡献。我们的本意是,晋煤的教训不能光由山西吸取,全国各地在各自的所谓优质产(行)业领域内,产能过剩、发展粗放是个通病。所以,以晋煤为鉴,丢掉幻想以深化综合改革开道,力促发展方式再造,是实质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不二法门。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1 22:2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